大 年 三 十
回家过年,最重要的一天便是三十了。下午四点钟开始,就要张罗。
先是贴对联,搬家到城里之后,贴对联的任务一下子小了很多,只需要贴上一副就够了。还在乡下时,要在院子门口大门上贴一副大大的对联,还要把院子里每一个门上都贴上对联。在乡下贴对联,一定要打浆糊,浆糊是用面做的,其实黏性不太好,远远比不上现在的透明胶带,但是这就是传统。浆糊要做一小铁锅,贴对子的时候要两个人一起,一个人驾梯子,一个人端浆糊,先用对联在墙上比划出位置,再用刷子把浆糊刷满,之后把对联贴上去,用刷子轻轻顺一下,一副对子就贴好了。山上风大,是贴对子最大的敌人,所以要仔细检查,将浆糊刷满,有一个小窍门就是不要把旧对联撕得太干净。
把对联贴好,就要整理神仙和祖宗牌位。中国有很多神仙,他们似乎早就熟练掌握了亚当斯密指出的分工理论,每个人有自己的领域和专业,当人们想某件事情的时候总是能顺利的找到一个神正好管理这件事情。土地,门神,财神,灶王爷,广生,观音,重新张贴,清扫牌位,然后再把祖先的牌位摆好。
这个时候通常三十晚上第一锅饺子也出锅,燃香,把饺子摆上,磕头,祭祀的仪式便告一段落。
本来还有放鞭炮的环节,记忆中这是小时候过年最期待和开心的环节。5000响的鞭炮足以让整个院子被硫磺味充斥,那种味道让人迷恋,也许那就是年的味道。冲天响,带着刺耳的尖啸冲进夜幕的天空再轰然炸开,偶尔会有几个哑炮,便在耳边传来几句咒骂。鞭炮是开场,冲天响是前戏,焰火便是盛宴,关掉院子里的灯光,点上一支烟,借助打火机的光亮准确的找到引线,吸一口烟,用烟头引燃,快速的回到廊檐下,拿起早就准备好的冷焰火,点上,瞬间,夜幕被五颜六色的花火装饰起来,好美,手里的冷焰火也适时被点燃,映照下的笑脸是最美的记忆。
但是现在因为空气污染的问题,好多地方都不让放炮了。
三十最重要的自然是晚饭。北方是个憨厚的民族,只要是节日,唯一的庆祝就是饺子。今年,除了饺子之外,一定要多些别的。
腌了一冬天的酸菜捞出缸,用清水洗净,切丝备用。五花肉,要七肥三瘦,切薄片,焯水,洗净,起锅,入油,煸炒,加入姜丝,葱,蒜,醋,把酸菜入锅,翻炒3分钟,加水,漫过食材,煮开,小火炖煮40分钟,一份酸菜白肉便出锅。
再炒蒜苔肉丝,可乐鸡翅,配上四凉菜,一壶酒,一顿晚饭就算成功。
向父母敬杯酒,这一年辛苦,说一说工作的变换和生活的琐碎,那种家的温度便悄然上扬。
春晚如期开演,大家却被红包困扰,折腾了大半个月,只有一两块,呵呵。
守不了岁,便早早入睡。
新年快乐,狗年旺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