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尔看过一句话,觉得特有意思:自从我不要脸之后,生活越来越精彩了。
由此想到:“我是老人,都别惹我!”“我是孩子,应该惯着我!”“我是弱者,都得让着我!”“我穷,爱谁谁!”
也许只有老了之后,才会发现乘公交让座的多了,大街上过往的车辆和行人也越来越礼让了,只是扶老奶奶过马路的现象越来越少了。
当你衣衫褴褛、一贫如洗后,才会发现日子可以这样过:路边随手捡个破碗放在面前,身子斜倚在大树上,只要将低迷消沉状的表演尽情发挥,一天的吃住费用还是可以解决的。通过这件事也可以发现,原来人类的良知尚还未泯灭。靠在墙角喝着啤酒晒着太阳的悠闲、惬意是多么地美好,这不就是生活、日子吗?而有些人永远无法体会。
当你被确诊为什么疑难杂症之后,才会发现曾经以为的人情冷漠终于有了一点回暖。虽然流于形式的问候和程式化的安慰显得那么虚伪,最起码那花花绿绿的票子还是真实的。既然已是人生向晚,何不挥戈纵马江湖。
后来,我认真思考了一下:穷要奔波受苦,老了生活艰难,还是有病这种不要脸的形式比较适合我。
所以,还是有病吧!
记得第一次听到别人说我有病的是个残疾人。
某天早市。在市场入口的不远处,有一个中年妇女在乞讨,大约三四十岁,衣衫褴褛,趴在一块木板上,旁边放着一个音箱,反复播放着《爱的奉献》。遇到每个路过的人都会抬头凝望,伤感的眼神里透着可怜地说一声:行行好,给点吧,谢谢!偶尔会有人将买菜找回的零钱扔给她,她便一直说着:你是好人呀,谢谢!虽然很多次遇见类似的场景,但每次都能触碰到泪腺,再反弹回来。于是,用手机拍下了这一幕,不料,这位残疾人看到我在用手机拍她,立即关掉随身带的音箱,用耳麦冲我说了这句“你有病呀?”。我看了她两秒钟,收起手机,没敢直面周围可能会出现质疑我“有病”的各种表情,转身挤入人群中走了。
很多时候,当我们总去刻意模仿、或伪装成某种模样,便逐渐会被熏染,成为了那个样子。
像这个残疾人,我们不知道她是不是真的残疾,是不是真的因为贫困出来乞讨,但不论哪种情况,她绝对已经将自己定位在了一种病态的的角色里,认为凭借自身缺陷,就应该得到同情,只要自己能够低三下四地哀求,不顾颜面地表演,就完全可以博得捐助,依靠他人的同情心让自己的一生无忧。
我们都希望自己、家人、朋友健健康康的,谁也不会脑残到为了体验一种人生而邯郸学步,但生活有时候会在出现转折的时候,给我们提个醒,抓得住,可能是柳暗花明,抓不住,也许就是穷极一生。
一语成谶。
在单位组织的体检报告中,我被告知:考虑对你负责的态度,应该马上到省里的大医院去检查、确诊,如果迟了,可能后果不堪。
面对突如其来的这个变故,属实让我感到不适。因为谁也不会随时抱着等待一个决定命运的时刻来生活。但那又有什么关系呢?很多时候,很多事情,就是这样,在你看似不经意间的一个个突然或顺其自然,便影响了你的人生。
然后我便在网上预约挂号,打算去看专家门诊,可惜的是,生意火爆,一周内座无虚席。
这时,你才会明白,原来让自己很重视的生命,其实不过是随处可见的蝼蚁。
对生命的尊重要有格局、有素养、有个先来后到、有个次第分明,不能擅闯红绿灯,不能扰乱秩序,死亡也不例外!
想起前几天曾在一篇文章中写过,羡慕那些相伴一生的老人,现在想想,其实羡慕的根本不是爱情,而是他们漫长的人生经历,以及健康的身体。
生命何其脆弱。看看周围,经常会听到同龄人英年早逝,令人扼腕。叹息之余,悲哀的是,他们的离去只给后人留下这样的警醒:为了健康的身体绝对不能吸烟、喝酒!终其一生成了反面教材。却依然有人时不我待、前赴后继。
走在阳光里,朋友说:现在人的压力都太大,其实90%的病因都和情绪、心情有很大关系,你应该放平心态,坦然面对,虽然医生说的挺吓人,但是没有那么严重,等到预约挂上号去检查一下,应该没什么大问题。
我说:别气我,让一个病人多享受一下温暖的阳光,感受一下深秋里的温暖吧!
此刻,我应该觉得无比轻松。是的,无比轻松!
因为有病,我无需畏缩和害怕,更无须虚以委蛇。可以径自按照自己的生活方式去面对一切,做好自己,为那篇尚未写完的作业增添一个精彩的片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