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3月26日观摩心得
咨询时间:晚7:00-8:30
咨询师:一棒 湛
二棒 邓
三棒 吴
来访者:小乔(已婚女士)
困 扰:如何缓解生活中停不下来的自责问题
观摩者:田Tr
咨询过程:
来访者小乔是一位已婚女士,这是她第三次咨询,生活中被自己潜意识中时时涌现出来的自责感包围,自我评价低,经常处于情绪低落的状态,感觉有点抑郁,负面消极想法多。
咨询师湛首先与小乔聊了生活近况,小乔说近期疫情虽有一些影响,但主要原因还是生活没成就感自我价值低。咨询师肯定了近期小乔与负面情绪相处的理性态度,自知谁也无法做到让负面情绪立即消失。小乔举例帮助朋友做PPT的事,原计划一小时,实际一下午才完成,很生气,进而怀疑自己的能力。咨询师帮助小乔对认知进行疏理,情绪背后是对自我评价低吗?是不清楚自己的能力设定高标准了吗?小乔客观评论标准不算高。
咨询师邓继续话题,设定目标没有按照计划进行导致情绪差时,是提高能力还是调整心态呢?小乔认为主要是提高自身能力,但无关能力的小事自己也同样深陷自责泥潭不能自拔,比如关门时钥匙掉地上、切菜时菜掉地上等等。在咨询师引导下,小乔分析,最近半年的进步是自己能够觉察到自责,偶尔可自我和解;同时也意识到从小父母对自己一事无成的评价已经内化到骨子里,现在自责是对父母的忠诚;自责也有利于自己的一面,先自责可以避免别人的批评。咨询师继续问自信的人会自责吗?小乔思考后缓慢承认自卑的人才会自责。沟通中小乔突然意识到以后自己要“少自责,多做事”,自述这种意识从来没有过。这段咨询小乔总结:以前没想过把“自责”放下,以后应该放下自责多思考改进提升的方法,但承认要积极认可奖励自己目前还做不到。
咨询师吴,将小乔自责问题分为两条主线:一条有利于自己逃避指责,另一条忠诚父母、敬畏父母。接着问小乔为父母活还是为自己活?指出小乔自我矛盾之处,小乔想做自己,内心却胆怯懦弱不坚定,自责可以找回儿时在父母身边熟悉的感觉。咨询师进一步指出自责就是自我否定,自我否定的背后是什么?例举小乔三次咨询中的典型事例剖析:一是对婚姻有期待得不到公婆认可时想离婚,二是工作努力等不到领导提拔就辞职放弃,三是帮朋友做PPT没达预期就否定自己。为什么一定要得到别人的认可呢?咨询师一步步引导小乔可以从另一角度寻找安全感——来自于自身成长的安全感。退回到儿时熟悉自责中,或者从亲人领导朋友的表扬认可中,是找不到缺失的安全感的。小乔表示有触动但目前领悟能力有限,需要时间自我消化,在生活中️有成就感的时刻很少,既使偶尔有成就感也会瞬间消失。咨询师肯定小乔瞬间成就感也是拥有过成就感的。咨询师留作业环节,小乔表示自己无自信的时候没法记录成就感,自责时候很多但不想记录失败,最后答应可简单记录生活中发生的事件。
感觉小乔深陷自我低评价的漩涡中开始苦苦挣扎。只要迈出第一步改变,即使自卑内化入骨髓,慢慢都会好起来的。
感谢三位咨询师的精彩咨询,感谢白老师团队给予观摩学习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