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要想让学生进行深度学习,给学生创造一间安全润泽的学习环境尤其重要。
一、如何让学生有安全感?
1.小组合作形式:
让学生按照小组的形式不失为一种好方法。他们面对面,彼此信任,彼此倾听,胜于老师和父母。传统的插秧式,他们面对的是同学的后背和老师那张严肃的脸。如果老师偶尔提问还好,否则剩下的只有寂寞。
2.温柔的语调:如果学生把老师比喻成自己的妈妈,那这位老师一定不是动不动就歇斯底里的那种,而是能够看着他的眼睛,温柔地和他讲话。其实,老师很多都喜欢大嗓门的,大概是认为,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顺从,但其实,这样是不利于学生思考的,更不用说深度思考了。因为老师在用声音告诉学生:我才是课堂的老大,你们,得听我的!
3.容错的文化。很多学生之所以不敢在课堂上畅所欲言,是因为她要看老师的眼色,看他所说的是不是老师想要的,千方百计猜测老师心里的想法,老师也千方百计往自己的答案上引,老师甚至提前设计好了学生走的路线,让学生去走。是,老师是起引导作用。但,那是学生价值观偏颇的时候。如果老师处处都引着学生走路。那学生跟盲人又有什么区别?所以,学生错了,摔倒了他就会知道此路不通,需要再选择一条路了。学习,结果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过程。所以,我们不怕学生出错,对于学生的错误要容错,融错,荣错!有错的课堂才会让启发学生思考。
二、如何自主、合作、汇报:
1.学生不是天生会自主学习,不同的学科自主学习的方法也不尽相同,所以,开始,教师要给她一根拐棍,那就是学习单。学习单会一条一条列出精读课文,怎样学习,关注什么?略读课文如何根据阅读提示来学习。有时,我们确实给了学生学习单,并未让学生自己总结,发现什么的课文应该如何学习,所以,学生学习单用了不少,但并不知道学习的方法在哪里。如何有一天突然离开了拐棍,依然不会走路。
另外,在学生自主学习时候,我们要走到学生身边去,凑近俯身看学生学得怎么样,出现了哪些问题,这样做,一是,给学生一种老师很重视我的感觉,二是及时发现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例如不会批注,主线问题不明确,哪些学生理解深入,哪些学生理解偏颇,哪些学生用了五分钟,一个字也没有写,是否全部批注到位……只有把所有学生学习情况尽收眼底,才会了解学生的学习哪里出现了问题。
2、如何合作:在学生充分的自主之后的环节是合作,如果发现学生在自主环节做不够,就不要进行这个环节,否则一节课学生都在懵懂中度过。他没有自己思考,合作也是浪费时间。
在合作前,教师要在任务单中说清问题,讲清用什么样的方式进行合作,按照怎样的顺序,同时,要有明确的分工。此时,教师要想了解学生小组合作情况,象征性各小走一圈,是没太大的作用的,可以走进一个小组,从小组长的主持开始,认真观察,倾听,看!看学生是否按照顺序井然有序地在合作,是否有话霸,是否说得深入,别的同学否则在认真倾听,他们的交流是否真正达到了小组合作的真正目的,彼此,启发,提高。还是依然各说各的。发现问题,老师及时指导,让小组合作更加有序有效。
3. 汇报:既然让学生合作了,那么老师就不能问“谁来说说?”在看课时,很多老师都有这样习惯。老师既然这样问,学生就答“我认为……”此时,小组合作仿佛只是走过场了。如果还有第二次,老师依然这样问,我估计学生肯定不会真正合作了。在汇报时,可以一个人汇总小组意见,代表小组来回答。必须是真的是小组同学的意见,不是他自己的意见。否则,老师不较真,学生下次也不会真合作了。再如果小组同学一起汇报,前提是老师设计的问题就需要几个人合作。例如语文句子的理解,一个人说小组的理解,一人朗读,一人补充等。不能出现四个人都来到讲台上汇报,却只有一个说亮相,一帮人跟着白白到讲台走了一圈。什么也没说,什么也没做。反正我觉得很不舒服。我相信,他们一定也很尴尬吧!
总之,用我们的眼睛去观察,用耳朵去倾听,用心去思考,我们总有办法让学生的学习真正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