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第一天的新鲜感,很多小朋友开始出现了情绪不稳定的情况。今天早晨出门在院子里,大象遇见认识的奶奶问他去干吗呀?大象说,去上学呀!我默默在旁边心想,哟,小样,可以呀!
我牵着大象的小手往他班级的方向走,突然,一个小男孩哭着从他的班级里跑出来,老师在他后面追他,男孩嘴巴里喊着不要上幼儿园,我和大象顿时愣住了。大象可能没见识过这样的场景吧,其实吧,我也是第一次见,看见这样的场景,我内心有一些小小的波动。有时候我在想,为什么孩子会对幼儿园有抵触情绪呢?如果仅仅是对陌生环境的害怕与不安,当他慢慢熟悉之后应该可以得到缓解,但是很多孩子上了一周一个月甚至一整个学期都在哭,不愿意去上幼儿园,这其中的原因又是什么呢?
今天我跟死党一起午饭,聊到孩子不愿意去上幼儿园的问题,她说他儿子去年也不愿意去,但是今年换了个幼儿园,孩子明显有了变化。我问她缘由,她说之前的幼儿园,一个班的孩子太多,她儿子性格比较温顺,每次玩玩具的时候,基本都拿不到自己喜欢的玩具,所以每次去幼儿园的时候情绪都不高,而现在的幼儿园一个班二十几个学生,孩子的选择性变多了,每天去幼儿园变成了一个期待的事情。
其实孩子和大人一样,如果去到的环境是让自己舒适的,自然就会愿意去。如果一个孩子在家里的自由度很大,那么他去到幼儿园就会觉得被拘束了,因为要到点吃饭,到点睡觉,一切都按规矩来,会让他觉得不舒服,或者说没有在家里舒服,那么他内心会出现本能的抵抗,如果这时候家长再妥协,选择请假不去幼儿园,那么孩子会觉得原来自己闹一闹,哭一哭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了,那么下次可能会哭的更凶。
如果本身家里就是比较有规则的,那么孩子去幼儿园的情绪就会比较稳定,不会出现激烈的对抗。
一般三周岁的孩子就已经开始需要集体生活了,不再是独立玩耍的阶段,集体生活可以培养孩子的沟通能力、自理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时候家长们的放手,是对孩子能力培养最积极的作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