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门之间,隔着的是生死——《生门》观后感
摘要:爱世界上最疼的人!
“你可以不知道自己怎样离世,但必须知道你如何来到这个世界。”这是纪录片导演陈为军在系列作品《生门》中提出的命题。
很早的时候,在微博看到过《生门》的片段,片段里是剖腹产的手术过程,那个时候心里看了还是很震惊,也挺害怕,直到上周,我把这部拍摄于2016年,在豆瓣评分8.5分的纪录片翻出来看,看的过程中多次流泪,也对生命有了更深刻的领悟。
【影片介绍】
《生门》一度被称为纪录片界的良心之作,以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妇产科为背景,向观众展示生命诞生过程中的残酷和温情。在拍摄期间,纪录片导演陈为军和他的团队在中南医院妇产科驻守跟拍了700多天,记录下发生在那里的60多个家庭迎接新生命的时刻。
【观后感】
在看这部纪录片之前,因为身边有太多太多做母亲的女性朋友,她们生产过程中,都十分顺利,加上现代剖腹产技术如此成熟,比起古时候女子生产的风险,可以说是大大降低了,所以没有结婚,没有做母亲的我,并没有理解到作为母亲,将新生命带到这个世界上,有多么伟大!
影片里,印象最深刻的是夏锦菊,被诊断为凶险性前置胎盘,在生产过程中容易出现大出血,甚至危及生命。当孩子顺利降生,大出血猝不及防地来了,面对每分钟500cc大量出血的子宫,她很快就撑不住了,心跳连续停了两次,医生为了保住她的性命,建议切除子宫,可是只有33岁的夏锦菊不想这么做,她不想失去再做母亲的机会。
医生在权衡之后,做了最理智和正确的选择,事后医生和她的老父亲说:等于把她全身的血换了两遍,才从死神手里救了回来,老父亲坐在医院的长椅上,掩面哭了很久,而她的丈夫,却始终都没有露面,理由是工作太忙!
年轻的妈妈李双双被优生科判定孩子发育不良,除了本人,一家人执意要引产,看起来条件不错的公婆,戴着眼镜斯斯文文的丈夫,却都不肯给这个还没有落地的孩子一次生的希望。他们一遍遍问医生:你们到底能不能保住孩子生下来的健康的?生下来有问题怎么办?而躺在床上的李双双,并没有太多的发言权和决定权。
面对李双双的丈夫和公公的犹豫不决,女医生诚恳地说:我不是神,我是个人,健康的人都说不定出车祸,我怎么敢保证这个孩子一定是健康的?但至少,你们应该给这个孩子一个活下来的机会。
在很多人眼里,金钱的位置,已经高于这个世间的一切。它高于感情,高于生命,也早已经高于自己的灵魂。
陈小凤有糖尿病,怀的是双胞胎,为了能够保胎到32周以上,确保孩子生下来能活,她需要每天在医院里,但是医院每天花费很高,家里是偏远农村,根本无力支付高昂的费用。
幸好他有一个疼他的丈夫,他丈夫虽然没有能力,却有一个能事事给他张罗的好哥哥。五万块,从几百到几千,走村串巷,借了几十家。终于凑齐了。
我看到明显大很多的哥哥一路东奔西走,到处借钱,就觉得心里又酸又暖。亲人就是这样,无论你是穷是富,在你需要的时候,总能给你最大的支持。
相比李双双的家人,陈小凤的家人要感性的多了。他们不会权衡太多,他们善良乐观,尽管医生看到他们的家庭情况,都忍不住暗示他们放弃的,毕竟后续的负担太重了,可他们坚信总归会有办法的。
最后女儿降生,虽然她出生在一个贫苦的家庭,童年的日子不会很好过,但是她是载着无数人的祝福和善意出生的。
生命来之不易,比起死亡,贫穷又有什么可怕的?
丈夫吸毒服刑,自己也曾吸毒的尹娟,在生产手术过程中遇风险,李家福主任全力以赴,帮她保住了生命和孩子。当尹娟遇到风险时,尹娟的公公当即决定卖掉家里唯一的一套房产来抢救儿媳:“谁都可以甩手不管,我也可以跑……我救她只是心里还有一点希望,希望她能把儿子帮助过来,能够把这个小家庭维持下去。”
尹娟公公严重浮肿的双腿,已经掉底的破旧皮鞋,不停奔走于单位、社区、街道和医院之间,几百块、几千块筹钱借款的艰难,不知疲倦;但即使背负着偌大的经济负担和精神压力,面对尹娟,公公始终微笑着鼓励:“千万不要影响自己的情绪,思想放松,开朗一点,你要做的就是想一切办法怎么让身体恢复,别的都不要考虑了!”面对尹娟这样的状况是否适合怀孕的疑问,公公一句“我们其实都不同意她要孩子,有很多困难在等着她,但是她的心情也可以理解,毕竟谁也不能剥夺一个女同志渴望做母亲的权利”,让人唏嘘落泪。生命的希望,竟有如此的魔力!
创作者用镜头悄无声息地跟踪记录下尹娟的公公的奔忙奉献与争取努力,在镜头背后以热眼观照的温度真实呈现了尹娟家人对迎接新生命的热切,尹娟的公公,被称为中国好公公,当之无愧!
纪录片《生门》的力量,是将医生、病患与家属置于同一镜头前,对三方的真实感情进行细致呈现,记录真情流露和真实独白,通过换位思考和善意表达,真实原样呈现出来,成为对医患之间信任与尊重的无声呼吁。
最后,希望所有的女人,拥有健康的身体,经济独立的能力,疼爱我们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