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时而动,顺势而为

犯了错误要去改正,该承担的责任去承担,变了道的人生去归位。

顺势而为之,在逆境中蛰伏,积聚力量,等待时机,一击则中,这是智者们倡导的生存之道。

人生经常会陷入泥沼中,越是挣扎越陷得深,最后的连挣扎的力气也没有了,最终被无情吞噬。

以前曾看过一个故事:

讲述的是二战期间,因德国对欧洲各国宣战,为战争储备了大量的军需物资,德国的老百姓们,在兵荒马乱,在饥饿困顿的生活中苦不堪言。到处是流民,尸横遍野,简直是人间炼狱。

在德国的一个偏僻小山村里,住着一个叫埃里的人,他有严重的腿疾,未能征兵。

埃里天生是个乐天派,战争没爆发前,他在一个城市上班, 有着不错稳定的收入。住在镇上的母亲很想念他,他就毅然、决然地辞去了工作,回去陪伴母亲,当时人们认为他很傻,他只是笑而不答。

后来母亲摔伤,埃尔和母亲搬回了小山村,一直照顾到母亲去逝。

接着二战爆发,人们纷纷逃离自己的家乡,四处乱窜,埃里哪里也没去,就呆在小山村,房屋被炸,田地也被毁。

他在后山凿了个洞,住了下来,地面平静的时候,出去挖野菜刨树根,还有被炮火烧焦的野兔,填饱肚子就做储存。

没有炮声的时候,他就拣一块地方开荒,种上蔬菜,赶上时候好,还能收割一茬。埃里很满足,没有抱怨战争,也没有抱怨现在的生活,是的,他可是从来没有抱怨过。有的只是把每天的生活过下去。

六年后战争结束,老百姓们逐渐回归战后生活,慢慢随着经济体的逐渐复苏,人们在苦难的战争中失去的笑,也逐渐回到脸上。伤痛在渐渐治愈中。

埃里依旧住在那个小山村,还过着自给自足的小生活,当有人问他:“埃里,战争带给你最大的痛是什么?”

埃里是这样回答的:“战争对我基本上没什么影响,唯一影响的是,我庆幸我种的大麦能收两茬了!”

埃里成功躲过了战争,战争好像在他身上没留下什么痕迹,只是一颗平常如初的心。

有人说埃里是傻子,没有过度的悲喜;也有人说,埃里才是真正的智者,过滤了烦恼和焦虑!

这大概就是智者口中的平常心吧!

图片来自全网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应时而动,顺势而为!

生活少些抱怨,多些豁达,做好每天该做的,平和心态,水到,渠,自然成。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通过简信或评论联系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