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课堂

        智慧教室概念的提出最早可追溯到1988年由Rescigno提出的“Smart-Classroom”。是指“以学习者为中心”为基本理念。作为一种典型的智慧学习环境,是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新兴信息技术推动下应运而生的,其智慧性体现在以下五个维度。

一、内容呈现

主要表征智慧教室的教学信息呈现能力,不仅要求呈现的内容清晰可见,而且呈现的方式要符合学习者的认知特点,有助于增强学习者对学习材料的理解和加工。“内容呈现”包括视觉和听觉两个方面。

二、环境管理

主要表征智慧教室场景布局的多样性和管理的便捷性。智慧教室的所有设备、系统、资源都应具备可管理性,包括教室布局管理,设备管理、物理环境管理、电气安全管理、网络管理五个方面。

三、资源获取

主要表征资源获取的能力和设备接入的便利程度,涉及资源选择、内容分发和访问速度三个方面

四、及时交互

主要表征智慧教室支持教学互动及人机互动的能力,涉及便利操作、流畅互动和互动跟踪三个方面。

五、情境感知

主要表征智慧教室对物理环境和学习行为的感知能力。对内的空气、温度、光线、声音、颜色、气味等参数的监控,为“环境管理”提供依据。利用课堂录播系统记录教学过程,利用手持设备记录交互过程、监测学习结果,从而完成对学习过程的跟踪。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