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喜欢给我的手机应用分类,比如QQ微信和微博,就叫做社交,keep和咕咚叫做运动。也有很调皮的分类名字,比如UC浏览器和本机浏览器,我的分类名字叫做娘娘~无他,只是因为这两个是我通往度娘之路罢了!
但是有一个分类一定是我社交之外打开频率最高的。里面有分答,得到,慕课网,以及简书。而这个分类的名字,叫做学习。
得到立志要做中国最好的知识服务商,慕课网号称程序员的梦工厂,分答被戏称度娘升级版。而简书,这里有它,是因为我觉得看别人的文章就是一种学习。
前段时间,有个推荐自己的老师的活动,需要自己的老师足够有趣,条件之一是那种上课不点名却依旧座无虚席的老师。三生有幸,大一时的语文老师就是这样的人,他是岭南画派传承人,是一个放荡不羁的旅行者,更是一名态度严谨的求知者。我在这位老师身上得到最宝贵的东西,就是凡事都要去思考的习惯。
而思考越多,就越会发现自己知之甚少。思考这事,更像是一种化学反应,它需要原料,有些还需要催化剂:原料可以是某件事情以及自己以往的认知,见识等等,那么催化剂呢?
在我看来催化剂就是别人的思考。
曾经在简书上我曾经评论过一句话得到很多朋友的赞,大意就是:一篇好文章,观点独到,这个角度的思考是我没有想过的!从这里大概可以知道,在一篇文章里,只要不是太差,就必然会带着作者对某一个观点的思考。
而我们的催化剂,需要自己从文章中去提取。一千个人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自然在文章里也能看到各自需要的。所以我需要很多好文章,我想看到更多不一样的,我想看到很多人的文章,我想看到禁得起众多读者思考的文章。
很多平台都支持让个人随意去发表自己的思考,发表自己的观点,发表自己的文章。比如微信公众号,UC头条号。但是这些平台更像是一对多的运营,局限性太小。更有两个很难受的缺点:传播需要二次甚至三次,一篇好文,往往是引起波动,有所耳闻,我才会看到,否则,在我没有关注作者微信公众号的情况下,看到的几率接近零;其二,平台特性太严重了,UC头条号当然不用说,特性就是头条。那么微信公众号呢?很多人可能以为应该不会有特性吧,的确,微信公众号本身没有特性,但是可以被广泛传播的文章却有特性,就是社交。绝大多数朋友圈里分享的文章都饱含了社交需求。也许的确是好文章,但是可能我并不喜欢。因为说来说去都是诸如“为什么男人喜欢这样的姑娘,看完全明白了”、“为什么董卿又火了,你需要知道这几件事”、“我喜欢脸大的女生”等等(刚刚特意翻朋友圈采集到的)。
似乎简书很完美的规避了我所说的两个缺点。
只要是好文章,即便你没有关注相关专题,你也能从首页一目了然,再不济,你要是担心错过好文章,还有7日热点和30日热点供你回味。(PS:上面图片中的第一篇土肥圆蜕变之路绝不是微商套路……我用人格担保)
而且简书并没有平台特性,或许它唯一的特性就是大家都喜欢文章。这里的文章多姿多彩,如果你喜欢读书,那么可能出现在首页的一篇文章就是你喜欢的红楼梦的读后感。如果你喜欢技术,你热爱归纳,那么可能专题里一篇iOS工程师的技术难点就会让你如痴如醉。而这些,是很难出现在微信公众号里广泛传播的。大不了就是几个同类型的号相互转转。
正如一个朋友所说,我很喜欢你分享的文章,这曾经让我差点以为我爱上你了。但是后来我才知道,其实我只是喜欢好文章而已,恰好你分享的又是你精心筛选过的。(好吧,我还是单身)
正如我给简书APP的分类名字一样,我在这里看到各种各样的文章,看到各种各样的观点,看到各种各样的思考,并且将其结合自身,做出自己的思考并且记录下来。所以我将这个过程称之为学习。
我该给简书点个赞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