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7日,影视大咖说邀请了《我的朋友陈白露小姐》编剧韩辰辰,通过微访谈分享了自己的创作经历和一些作品的感想。
影视大咖说嘉宾介绍:
韩辰辰,职业编剧,戏剧导演,作家协会理事,佛学院学生,一个生于山东的80后,金牛座。2001年考入中央戏剧学院导演系,05年就读北京大学戏剧系林兆华戏剧研修班。作为先锋女性导演,在国家大剧院上演的戏剧《李红的夜晚》是其标杆。为了在更广的层面上拥抱观众,她选择用编剧的身份与影视结缘,最早期的创作《月亮大马戏团》不仅获得了“美猴奖”中国动画系列连续片大奖,也获得了法国戛纳电视节首届“亚洲展映会”最佳作品奖。由她作为编剧,《太子妃升职记》女主角张天爱参演的网络剧《我的朋友陈白露小姐》正在火爆播出。
影视大咖说访谈记录
【1】首先请韩辰辰老师用几句话简单介绍下自己
韩老师:大家好,很荣幸受邀参加这一期“影视大咖说”的访谈,他们最近爱说“我的朋友韩辰辰小姐”,可能是因为我作为编剧的《我的朋友陈白露小姐》正在热播的关系。作为编剧,我的从业时间其实不太短,算起来有12年时间了,《案发现场第二部》是我最早参与编剧的一部剧,一部刑侦题材的央视警匪剧,2004至2005年期间参与,现在偶然在午夜还可以看到有些电视台在播,不过,那时候还没有署名的资格。今天很高兴能来跟大家聊聊天。
【2】您为什么选择写《我的朋友陈白露小姐》这样一部剧呢?通过这个故事,您想传达什么?
韩老师:看到原著的时候,我就被陈白露这个人物一下子吸引住了,她是那么的独特而富有魅力。陈白露一直都在为钱奔波,却绝不是一个吝啬的小气鬼。相反,她很大方,把钱当做王八蛋,经常一掷千金,所以她一直都缺钱。她对钱的执着,实际上就是她对生活压迫的一种反抗。
陈白露有一种狠劲儿。这种狠劲儿,来源于生活的磨难,使得她十分独立,不相信别人。但一旦付诸了真感情,就像她对陈言那样,她又是那么地脆弱。其实,陈白露是一个充满爱心的人。这种爱,从她对父母、她对陈言、她对海棠,她对捡来的小狗等等都能体现出来。只不过,她经历了太多的苦,把这种爱埋得很深。
爱情是一种非常神奇的情感,它可以把很多亲情、友情等连接在一起,看似是小情小爱,但背后是严肃的创作核心。戏剧真实并不等同于生活现实,但戏剧真实一定反映出某种生活现实。这是我从事编剧工作以来,一直坚持的创作理念。
最近,我们常常听到关于三观的讨论。我始终认为一个好的剧本,一定不能是教科书式的,因为我们的生活不是教科书那样归归整整。生活是一团麻,剧本就是浓缩出来的那缠在一起的几根线。所以,剧本中不同的人物会出现各种各样千奇百怪的价值观。最终,究竟哪种是正确的,则需要观众去评判。
就像我写《陈白露》,表面是一群人的爱恨纠葛,但把每一点延伸出去,都连接着很现实的社会问题。比如,陈白露和陈言、海棠和陈言、杨宽和路雯珊,这些起起伏伏的爱情,就掺杂着门第、金钱、地位、男女关系等等这些因素,一段简单的恋情变得复杂,必定存在着一定的社会原因,而这才是我们想让大家关注到的,也是需要所有人去努力克服的。
同时,陈白露在面临着无数考验时都毫不退缩的精神,也是我特别想传达给大家的。生活虐我千万遍,我自假装看不见。当家境破败后,陈白露从千金变成最落魄的人,可她依然有着自己的生活姿态,永远是那么的淡然潇洒。无数次被生活打倒,却没有一次被它打败。
很多人在看到《陈白露》的时候会说,有那么一瞬间,感觉自己就是陈白露。当看到陈白露为了赚钱,拼了命工作的时候,当看到陈白露在爱情里也会脆弱悲伤的时候,每个人心里都有一种触动,好像看到了自己的生活一样。
这就是我写这部剧的目的,想让每个人有一种共鸣,通过陈白露的悲欢离合,重新拾起自己那些逝去的回忆,且行且珍惜。
【3】您改编这部剧的流程是怎样的?耗时多久?有没有遇到什么困难?成片还原剧本到达多少呢?
韩老师:这部剧从豆瓣帖子到小说出版上市发行,再到与平台孵化项目,时间不短,有几年时间了,制片方换了几波编剧,包括小说作者本人也最初试过,几年来因为各种原因退出了,到我是最后一波,制片方找我来接这个项目时已经是去年9月了。11-12月筹备1月开机3月杀青,等于说我这一稿剧本耗时很短,立即就投入拍摄了。
有没有遇到困难,有,其实但凡涉及改编就比原创有困难,改IP首先就很难,得有所取舍。如何取舍,如何将小说掰开了揉碎了变成影视语言。加上在我之前有几波编剧都试过、没成,甚至有一个男编剧(人比我有名气,写过收视率第一的大电视剧的)写完大纲写完分集梗概也写完了三集剧本了,最后还是被推翻了,全部废弃不用。可见这部小说改剧本是有一定难点的。
成片还原剧本到达多少,不好说,我没看成片,跟大家一样,播到哪看到那。现在播到14集,还有10集,据说把我精心设置的一条暗藏的情节线阴谋线拿掉了,我还不知道是不是这样,所以也特别期待。
【4】《我的朋友陈白露小姐》对原著进行了不小的改编,剧中许多人物的性格都有很大转变,您怎么看待剧本与原著小说之间的不同的?
韩老师:首先我认为小说与剧本的不同是必然的,小说和剧本是两种不同的创作体系,有各自的创作技巧和语境。编剧的工作就是保留原著的精华,然后再进行戏剧化加工。比如,要将小说中的心理描写转化成对白等影视语言;将小说的叙述模式转化成更加完整的影视结构;将一些情景设计到极致,增加戏剧冲突,来最大程度地展现人物性格和人物命运。
其次,我们作为编剧对于一些人物性格、命运的改编,是基于慎重的考虑的。有人说,任何作家的书写,都是对童年经验的回忆。对于编剧而言,剧本中任何人物的行为,都离不开前史的束缚。咱们举例子说陈白露这部剧,陈白露表现出来的性格,也和她家境的衰败有很大关系,我们把这一点做到极致,就增补了一个重要情节,贪官父亲自杀留给她的童年阴影。一个12岁的小女孩养尊处优生活在军区大院,生日那天自己蹦蹦跳跳唱着生日歌回家,一进大院就看见一堆人围在一起,小女孩扒开人群钻进去,看见有个人从高处已经摔死在地上,脑袋下一滩血,眼睁睁看着自己,这就是陈白露的父亲,这种打击和生命体验是一般人所没有的,这为陈白露之后的豁得出去、什么都不怕、和她性格中的荒凉感埋下种子。而在小说中,陈白露的父亲还是健在的,我们认为基于突出人物前史来说,父亲健在没有必要,基于情节的钩织来说,陈白露的父亲健在更没有力度,而在改编中,只保留了陈白露的母亲。
每个创作者的出发点应该是不一样的。例如《陈白露》这部戏是根据小说改编的,用现在的话说是大IP。我首先会尊重原著,抓住原著的精气神,再用编剧的技法和构思,把小说中的素材重新整合、建设成为一个更加符合影视语言的东西,最后在现实意义上拔高一些。
现在IP很热,有些公司一味追求大数据,忽略了创作的基本规律。就剧本而言,不从故事出发,而是简单的拼凑演员和CP,或者炒作热度博人眼球,这就导致了一个很大的问题:原创剧本荒,创意匮乏,跟风严重。作为一名创作者,我希望大家能理性对待,回归到创作本身,回到故事本身。我也会一直坚持走原创为主的路线。
【5】了解到您在拍摄《我的朋友陈白露小姐》的时候,还跟组了很长时间,大多数编剧其实是不需要跟组拍摄的。您为什么会选择跟组拍摄?在这一个多月时间里您有什么体会?
韩老师:大多数编剧是不需要跟组拍摄的。但这部戏,有一个多月的时间我天天呆在剧组。那是北京最冷的一个冬天,演员们穿着夏季的薄衣在大街上拍戏,尤其是张天爱,病了还坚持拍摄,最后嗓子哑了发不出声音,令我特别感动。我会在片场与导演、演员以及其他工作人员进行磨合,对戏中人物的感觉进行微调。编剧笔下的人物、情节是word上的,是平的,现在他们都活了,活生生就在自己面前,我也就有了更好更灵活的处理办法,大家在现场磨合碰撞出的火花非常珍贵,有些是对着电脑想不出来的。
编剧是孤军奋战,但跟组过程中却感觉不同,我能感觉到整个剧组齐心协力,大家都在为这部戏贡献自己的力量,努力为观众呈现更好看的东西。这是在以往的编剧工作中没有过的体会,经历过拍摄,自己也在专业上得到了提升。
【6】剧中陈白露小姐是一个非常独立的女性,您是如何塑造富有独立精神的女性角色的?您认为,当下女性影视从业者面临的困境有哪些?
韩老师:我觉得挺有意思的,我先说后半个,就是困境问题,困境这个词稍微有点重,现在我国的女性影视从业者越来越多,数量已经赶超韩国了,编剧有一半以上是女性,必然有机遇有挑战,机遇背后自然是有困难,有句话不是这么说嘛,每个困难背后都藏着一个机会。
我可以谈谈作为女编剧在工作中遇到的一些问题吧。
比如编剧大家都知道非常累,不仅是脑力劳动,还是个高强度体力劳动,
现在编剧直接甲方的机会非常多,我合作的甲方都是一些业内非常资深,十几年二十几年的影视公司,如何在编剧会策划中,发挥自己的长处,利用女性独有的柔媚示弱吗,是这样么?我觉得不是这样的。不怕你们笑话,实话说我在家里就是温室中的花骨朵,出去谈判就还得拿出男人劲儿,甩开膀子跟男人一起竞争,该掰扯的一概不示弱,编剧团队指着我出去拿下项目说服片方呢,我还有嗷嗷待哺的小伙伴们,我跟人吵累了,我撒个娇,眼圈红一下说我不干了,我说我大姨妈来了情绪不好对不起我说错话了,能行吗,在职业跟机会面前,跟男人是一样的。所以就也得万花丛中过,对自己绝对不手软。
塑造富有独立精神的女性角色的,在我看来,与其塑造一个绝对独立的人格,不如塑造一段一个丰富的人格努力追求独立的过程。
【7】如今“女性视角”已不是新鲜名词,也有越来越多影视剧站在 “女性角度”。您如何定义“女性视角”?“女性视角”和“男性视角”在影视剧作创作中有何不同?“女性视角”在编剧创作中的优势有哪些?
韩老师:以前的影视剧中,女性角色往往是男性角色的附属品,而随着时代的开放与文明,女性在社会中担当起更加重要的责任,在影视剧中也不能再像以往只占很少的一部分,女性视角往往代表了细腻的情感,以及对男性世界的挑战,这是很多女性的心声,也是很多社会现象的呈现。
视角是随着主角走的,主角是男性或者叙述角度是男性,就是男性视角,比如大家熟知的《搏击会》、《超人》、《蝙蝠侠》等等。女性生发的情感,陈白露中海棠视角倒叙的,那是女性视角。我身为女性,更了解女性,包括从美学、审美、情感动机、行为逻辑,都是我所熟悉的,可能女性题材或者现在爱说的“小妞电影”、“小妞电视剧”,作为女性创作者创作起来更得心应手。这也就是“女性视角”在编剧创作中的优势。
【8】在日趋雷同的情感偶像剧中,如何保持剧本独有的魅力呢?
韩老师:普洛普在《民间故事形态学》中,把民间的神奇故事总结为七个角色,三十一种角色功能。可以说,在当今的大多数商业片创作中,都能看出这种模式的影子。 所以,日趋雷同不光是情感偶像剧的困境,很多剧都有这方面的困扰。但经典之所以为经典,自然有可取之处,我们不能放弃,同时,更应该有新鲜的元素加入进去,这就需要创作者加入自己独特的生命体验。
我在这里要说一下我的观点:写剧本,是唱双簧,不是玩提线木偶。什么意思呢?也就是说,剧本是有自己独立的生命力的,是需要我们平等对待的。剧本创作,就是我们和剧本对话的过程。而在对话过程中,我们要搞民主共和,不搞封建独裁。不是说我们是创作者,我们就可以为所欲为,想怎么写就怎么写。不是的,一个好的剧本,一定不是机械的木偶,任由你摆布,而是你的合作者,你们共同唱一出双簧,离了谁,这次演出都完成不了。
只有认真聆听剧本的声音,才是真正的用心的创作。
【9】在创作中,您如何平衡市场与艺术创作规律的关系?如何在市场与商业的操控下,保持自己创作的独立性,不忘创作初衷?
韩老师:艺术规律就是教你如何创作出一段生动的故事,而市场就是要求你必须把故事放在了规则中。所以我觉得不可以轻率地把市场和艺术对立起来。很像我十年前,做话剧曾经有一肚子心态就是票房不重要,我要的是我的戏剧。
市场和艺术是可以兼顾的。
创作的独立性这个问题,我想这个独立肯定不是绝对意义上的独立,因为作为编剧,你不是一个人在工作,有制片方有导演有演员各部门的协同合作,才会帮助我们编剧呈现她的劳动成果,想要在这一条复杂的协调紧密的生产线上脱离出来?我觉得这种独立是要不得的。如果你不想,那我觉得你可以去写小说,创意阶段到成稿,不会有人对你指指点点,最后跟出版社协调一轮就完事。
所以我觉得作为编剧你只要保证你,第一,你的思考是独立的,不是抄袭,不是人云亦云,不是谁说意见就听谁的,谁给钱就按谁的改,这种独立性你要保证;第二,你的表达要真正的发自内心的,真感受,真相信。你不相信你的人物能成功,你也不相信你的女二号死心塌地的爱男一号,你对自己人物和情节有所怀疑和不自信,这是一定不行的。
【10】您2005年从中央戏剧学院导演系毕业,之后又考入北大戏剧研究所林兆华戏剧研究班。是什么促使您从戏剧导演转做影视剧编剧的呢?
韩老师:大概05年的时候我在北大公演,我的一部戏的片段《伊库斯》又叫《马》,是著名剧作家彼得谢弗的作品;到07年从北大出来,开了第一个工作室,也就是“韩辰辰戏剧工作室”的前身。算起来差不多有五六年的时间一直在做戏。参与了国家话剧院、中国评剧院的一些话剧的导演工作,包括后来自己作导演,自己投资话剧,自己出品,参与制作和卖票一整个流程。
这个阶段对我来说,是我非常宝贵的经验,我在做戏剧导演的那些年里,更加了解到各部门的团结的重要、各工种的分工是具体怎样操作,美术是什么灯光是什么服化道是怎么更好,这在学生期间是学不到的经验。在各个剧场公演的我的200多场演出中,我往往站在剧场最角落,或者就坐在观众席里面,让我对观众有了最直接最直观的把握,都是从那段导演生涯中来的。
后来有个偶然机会,一个大编剧老师带着一个动画片项目找我,让我组几个编剧成为团队,一起去做,没想到动画片还不错,后来也获得关注获了奖,他们就说你闲了也来写写剧本。
当然现在我也不是放弃做话剧导演,做戏剧是一辈子的事,舞台是我心中最圣洁的最美好的所在,我一直在筹备新的作品,希望带着这些年对编剧工种的理解,作为导演再次跟大家见面。
【11】 您是如何在日常生活中积累素材的?您有没有创作中的秘诀,可以和大家分享吗?
韩老师:我想每个创作者都有很多自己的小技巧。首先,我是会每天都在看,看电视,买票看电影,什么电影我都会去看。然后网络剧在榜单上的我也会看,收视率在前面的我也会看,我觉得这种积累应该属于主创之间的交流,就是屏幕的后面的主创他们创作的这个作品和作为观众,实际上是形成一种交流关系的。
这里我分享一个我的小秘诀,我其实觉得这个时候你可以跟屏幕的那边的导演和编剧交流,会想他们创作的时候是怎么构思的?我觉得这个就特别有意思,比如说,有的时候,那个剧的编剧就透过电视剧告诉你说,我就知道他是满意的,我对这个桥段的设计是用心良苦的。这些是创作者直接的一种隐秘的沟通。我觉得大家不妨也按照这种方式试一试。这是一种挺奇怪,但我觉得我自己还挺受用的一种思路。
对了,还有弹幕。弹幕其实我是一直开着的,这是我非常关心的,我觉得这个是我作为戏剧导演的一个职业病吧,就是最直接反馈给我的东西,我是认为他非常真实和珍贵的。所以,网友怎么说我一直非常的关注和重视,我其实挺感谢网友的,因为它能够帮我从多角度的思维能够了解到观众最切实的感受,这个要特别感谢。
还有就是比较爱琢磨吧,积累素材其实是一个琢磨的过程。就是素材有很多,你从看电影电视,包括看法治进行时,你都能看到好多好多的素材,但是你是否能够具备把它组织出一个故事,搭建一个情节,这个是你琢磨的,这个我觉得可能比单纯的积累要更有效。
影视大咖说是电影制作爱好者交流展示的平台。专注于培养热爱电影的青年人群。这里既有大咖创作过程与人生经历的分享,也有小咖的作品展示。影视大咖说的活动方式既有线上交流,也有线下实践。
本文为影视大咖说原创文章,转载请联系公众号(moviedkshow)获取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