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1日上午,江西省委副书记、代省长刘奇未打招呼轻车简从,冒雨“私访”进贤县白圩九龙湾公园、文港特色小镇和青岚湖森林公园,走街巷、看实况,详察环境整治和保护情况。中饭时,刘奇一行自己掏钱随机找了一家小饭店,简单吃过中饭后就折返回南昌,结束了马不停蹄的半天“私访”。(政府网站9月12日)
代省长不打招呼,轻车简从“私访”县城,这条新闻一出,便引起了强烈的网上回应,其中拍板砖的确实不少。然而,明明是一条充满正能量的新闻,为何会引来这么多板砖呢?其实原因很简单,那是因为刘奇这样不打招呼的“私访”,在现实工作中实在太少了,以至于网民难以相信这种新闻的真实性,而脑子里总会有着某种“做秀”的影子。其实,网民产生这样的质疑,并不为过,因为大多数官员出行,都是随从人员浩浩荡荡,属地下级列队恭候,那兴师动众的阵势,百姓见得太多了。
而有些官员级别并不高,但闹出的动静和摆出的仪式,却大得惊人,仅当地警力就难以记数,再加上属地密密麻麻的下级官员,和扛着长枪短炮随行的各路记者,其场面基本上就是一个隆重的打猎开幕式。可想而知,这样的仪式感,已经在百姓心目中成了一种难以化解的固定形式。往往是从官员到场的前一天开始,百姓们就已在相关部门的催动下行动起来,所到之处,头上彩旗飘动,脚下净水泼街,墙上条幅横贴,树上彩带垂挂,这基本上就是一些官员出场的标配仪式,而这也正是百姓对官员出场的标配记忆。
客观地说,官员出行也可以事先通知属地做些必要的提前安排与布置,但这要看出行目的何在。如果有外宾前来观摩,那么做些适当的仪式也是应该的,因为那体现的是一种对客人的尊重。而如果出行的目的,是为了检查工作,那么任何仪式都是一种多余,因为官员并不是百姓的客人,而是百姓中的一员,当然更是百姓的服务者。而上官员官前来检查下属的工作情况,本是份内之事,但一些官员在某程度上却将自己当成了百姓的“外宾”,在百姓面前处处要体现出某种尊贵,但体现这种“尊贵”,却使官员在百姓心目中失去了尊重。
江西省委副书记、代省长刘奇,不打招呼轻车简从“私访”县城,大家对于这样的举动,本应当大力点赞,然而,却引来了网上不少板砖,这看似奇怪的现象,其实一点都不奇怪。因为在百姓的心里,已经形成了那种仪式感的潜意识,凡是官员到来,不是为了摆谱来的,就是为了做秀来的,反正没人相信那是真正的微服私访。
因而可以说,江西代省长刘奇不打招呼的“私访”,尽管是真实的经得住检验的私访,但一时半会仍然还是打不开百姓形成已久的心结,因为,这里面存在着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尽管这对代省长刘奇来说有些“委屈”,也应当允许网民拍板砖,对于百姓的回应来说,这确实需要一个再认识的质变过程,而如果像刘奇这样不打招呼的“私访”,成为了所有官员的常态,那么这也就不再算什么新闻,到那时,没有了这样的新闻,百姓的心结自然也会释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