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的秋天天高云阔,正是最美的季节。9月的最后一个周五下午,阳光透过操场紫藤架的树叶间隙洒落下来,温暖透亮,正如此刻探月创始届和2019级的二十多位家长的心情,大家从几公里、几十公里、几百公里聚到探月,从"英雄之旅"走向“探月家庭对话之旅”。
“探月家庭对话之旅”是家庭学习中心本学期为探月创始届和2019级家庭新开设的养育沙龙,每月一次。沙龙由探月学院团队发展教练刘雪茹lindor主持,由探月学院专业教练、组织和领导力发展顾问张春燕Ellen、家庭学习中心负责人谢议敏Amy作为助教支持。
探月家庭对话之旅不是讲课,是创造一个多元对话的场景,大家在这个场景中可以多元素、多角度、用不同思维看待同一个问题,而这些思考也将激发每一位参与者的智慧,来面对自身经历的问题,这就是所谓的众智汇谈。众智汇谈最大的作用就是把不同的观点呈现在人们面前、感受不同角度的碰撞、外在与自我的碰撞,最大的特色的就是“听他人的故事,想自己的心事",最大的信任就是:每个人都有解决问题的智慧, 我们需要的是被激发、被看见、被听见,并在这个过程中逐渐与自己的方法相遇,而不是依赖别人给的答案。
与主题故事的对话
本期我们对话之旅的主题是“行动力”。
这个下午,我们一起分享了Annie的故事及她的困惑:当和孩子发生冲突时,家长如何与孩子一起走出情绪干扰,并引导孩子围绕短期长期目标产出有力的行动。大家提出了一些澄清性问题,就在回应提问的过程中,Annie有了不一样的觉察:“孩子情绪有时会影响到我,我有的时候是经验型家长。”
与大家的对话
身为父母的苦与乐,是我们每个人都正在经历的学习和成长。Annie的故事牵动着现场的每一位家人,大家也纷纷从Annie的故事中照见了自己:
“我有时候甚至会想,我家楼下邻居一定觉得“这家的妈妈一定是疯子”,既然这个问题大家都有,我也没那么焦虑了。”
“每个家里孩子的情绪对家庭都很重要,孩子好了整个家very happy;孩子压力很大,我们做父母的也就很多焦虑。在我们家里我们力图让孩子感受到,无论发生什么事情,我们对她的爱都是无条件的。这样孩子情感上先有了满足感,学习上的事做不好了我们可以慢慢调。到现在我还在慢慢调,我不断在攻克自己的难题。”
“孩子小的时候,感觉我要为他负责任,后来了解到孩子是一个独立的生命,越成长越觉得孩子是我们的老师。我们成长的那个年代太多的局限,可能还没有孩子成长的好。现在我的感受是,妈妈示弱下来孩子反而更强,也会给孩子更多展示的机会。”
“我接下来的功课就是,要更加无限地去相信孩子,修炼自己的怜悯心,其实孩子是非常不容易的。有时自己做就是做不到,跳出来看事情更有力量,有这样一群伙伴一起走,真好。”
这样真诚的对话,也是一次独特的“问心之旅”。每个参与者都用自己的生命力量和智慧来成就更好的彼此。
听到大家的分享,Annie回应:“我们都是初次做青春期的家长,有焦虑,有对未来的恐惧,有对过程的不可控感,都是一样的。我现在开始有点相信,我们做家长的要无限相信孩子想好,无限相信孩子能好。其实我儿子已经很优秀了,我也时刻提醒自己来到探月的初心,只要他的内心更丰盈更强大,就是最好的。”
与教练的对话
为了让大家有更多不同视角的收获,除了探月教练,每期的对话之旅还设有飞行导师。本期我们特别邀请的飞行导师是ACC教练麻晓晴。
Ellen:“今天Annie讲的时候,大家替孩子会有情绪在里面。不去评判一个人其实蛮难的,我们之所以成为不同的人,就是因为我们有不同的经历,包括孩子,他有他不同的经历和选择,我们做父母的可以提供更多的选择。有时候不着急评判,我们可以一起去分析。“
议敏:“我有一个习惯,会每周一把所有我认识的每一个人在心里想一遍,想想能做点什么关心到他们,然后把这些记在报事贴上,一周内完成。刚开始做时想起的人很少,慢慢的就多起来。我也同时发现,当我去用心关怀别人的时候,也更容易看到孩子的优点和需求。”
雪茹:“当我们被事情困扰,总是想要找到一个直接的方法,实际上如果有那样的方法,你早就知道了、问题早就解决了。问题解决不了时,实际上就是在提醒你,要上升一个层面去看问题。另外,并没有什么万能方法能让家里不起任何冲突。与孩子产生冲突后,复盘特别特别重要,要和家人一起复盘,当时哪句话让你火了、哪句话让我火了,我们容易出问题的Trigger是什么。让我们大胆去尝试,既有规则又要留有空间。”
321出门条
王鑫(赵雨初妈妈):
3点收获:
对“母鸡”有了崭新的认识。第一次听到这个词,开始的时候只是好奇它的意思,听了老师的解释后还在脑海中反复想了几个“母鸡”可能出现的场景以及应对的方法,觉得自己是懂了。可是没想到一小会儿之后的分组讨论时,就被雪茹老师抓了个“现行”。当时都没立刻反应过来,还是在同组小伙伴的提醒下才知道,原来自己习惯性地又说了“but",实在是汗颜。知行合一的道路还很长,需要不断修炼。
对于反复出现的卡点,跳出既有的框架,不拘泥于具体解决方法的术,而是从更高层次的道来看问题。
人无完人,谁也不可能总做正确的事或永远没有负面情绪,但是事后的复盘能让自己和他人在平和的状态下进行沟通和反思,是特别好的方法。
2个探索:
对于自己未解决的问题,能否有更多维度的思考。
尝试记录自己的行动,并持续反思。
1点感受:
感受到了家长互相之间的支持和力量,觉得特别温暖。这种力量让我觉得自己不那么孤独,有勇气迈出第一步。
李俊晔(黄泽宽妈妈):
3点收获:
1.每周抽一天列名单,并对名单创造一个传递爱的方式给到对方!
2.对自己和孩子面对困难时(或说行动力受阻动不了时),去拆分出最最制约的那个点,然后针对这个点去面对,并反复练习突破。
3.回归自己——认可自己——找到自己的优势去做——内在力量提升——行动力自然提升!
2个探索:
1.真的相信吗?(相信自己,相信孩子,相信探月——相信生命,相信心的力量)
2.进一步探索如何心脑合一,然后呈现出心想事成。
1点感受:
谦卑——看到每个无论家长,老师都如此用心,努力而真实地对待自己,对待孩子,对待生活的点点滴滴……内心丰盈,积极行动已历历在目,冲击心灵。
郑贵凤(何基正妈妈):
3点收获:
1.倾听:听别人的故事,想自己的心事。倾听中学习和思考,对行动力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2.复盘:是学习中必不可少的一环。与孩子分享了“对话之旅”,并探讨情绪管理问题。“321出门条”就是大家再交流与思考的延续。
3.爱的传递:议敏的“爱的传递幸福贴”深受启发。爱自己、爱家人,就从爱身边人开始并勇于表达。
2个探索:
1.行为与意识的关系。是行为的改变始于意识,先改变了意识行为才跟着改变还是根据心理学中的“神经记忆”理论,行为在前带动意识改变?亦或两者互为影响?何种情境,用意识在先或行为在前更有效?
2.执行中的任务与人的平衡。很难说自己是行动力强或弱的人,发现这要看执行中更关注任务还是相关的人。如何平衡两者的关系,使执行顺畅高效?
1点感受:
在行动力的探讨中,我们发现情绪因素至关重要。所以大家的关注点之一就是如何看待和管理一个人的负面情绪。那,如果是一个人鲜有负面情绪,又如何看待?
田军(宋砚笛妈妈):
3点收获:
1.更加坚定地相信孩子,他就是我心中所期许的那个丰盈的人!
2.再次感受到探月的力量和温暖,好喜欢!
3.当因为目标总也达不到而焦躁时,暂时降低目标,逐级实现,也是个不错的尝试。
2个探索:
1.如何把我的目标与孩子的目标一致起来?
2.如何和孩子一起正视面对行动力这件事?
1个心情:
感恩上苍,让我们全家跟随孩子的步伐登陆探月,这真的是无极限的新奇之旅。
行动力工具箱
这是探月家长们在本次对话沙龙中分享的行动力提升方法:
* 选择之后,要不断追问为什么要这样选择,让自己更加清晰,同时还要重视自己的感受,不忘初心。
* 自己和孩子的情绪都要梳理。告诉孩子无论发生什么事情,我们对你的爱都是无条件的。先让孩子有情感上的满足感,学习上的事做不好可以慢慢调。
* 把最坏的情况放在那,然后看看我们能做些什么让事情变好起来。
* 孩子没有力量的时候,爸爸要出现在孩子的成长中,爸爸能给孩子力量。妈妈退后一些,很多事情爸爸就会多参与一些。
* 要关注和孩子的关系,怎样能让孩子和我在一起更舒服。我接下来的功课就是,更加无限地去相信孩子,修炼自己的怜悯心,看到孩子是多么不容易。
以下是探月学院家庭学习中心教练组为对话沙龙推荐的补充材料,有助于家长们分析行动力、与孩子共同提升行动力的模型/工具,供家长伙伴根据自己的情况选用:
1、“改变”三要素:
2、POA & SMART:
3、探月老师向Learners推荐的行动梳理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