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你有没有因为陷入烦恼而无法自拔?
当自己陷入烦恼时是什么感受?
你知道自己烦恼的根源吗?
又有什么可行的方法让自己去除烦恼?
下面便是成庆老师从佛教的角度给出的答案。
01
烦恼的模样
“烦”,说文解字里说的是因身体发热而头痛。
一般人所理解的“烦恼”,指的是某种让人感到不愉悦、不舒服的心理状态。
例如日常生活中因为某种原因而产生的各种负面情绪:沮丧、不安、痛苦、无聊、嫉妒等等,都是我们谈到的“烦恼”。
烦恼是一种身心的不安,它贯穿于我们生命中的每个片段中,我们担忧未来,追悔过去,无时无刻不处于某种明白或潜藏的焦虑中,呈现出一种“身心交迫”的心理状态。
烦恼升起时,我们一般首先注意到身心的直接反应,即让我们不舒服的那些心理反应。
这些感受有各种不同的特点,比如胸闷气短、急躁不安、判断意思迟缓、 记忆暂时变弱、情绪不稳定、不想做事情、厌烦嘈杂等等。
同时,我们在描述“烦恼”时,总是会同时辨识出那些让我们烦恼升起的环境。
比如,“孩子不听话”、“老公挣钱少”、“股票买了就跌一卖就涨”、“上班钱少事多老板脾气还不好”、......
02
烦恼的根源
佛教认为,我们的内心之所以会产生“苦感”,是因为我们会有五种心理的特质很难避免,那就是“贪、嗔、痴、慢、疑”。
烦恼产生的原因,是因为我们的心念其实并不由我们主宰,当环境改变时,我们的念头随之起舞,并且黏着在那些我们执着的事物上,然后开始自导自演的一场“烦恼的大戏”。
因为缺乏“觉察”,所以我们被“习惯”主导!
从法律意义上来说,我们拥有对所贪之物的所有权,似乎拥有了它。
但深入思考下去,“我”的身心无时无刻变化,前一刻的“我”和后一刻的“我”明显不同,所探求的对象看上去没有变化,但它的衰毁也是无时无刻不在发生,无论我们如何精心保存,它有只不过是无常变化的事物而已。
一个不断变化的“我”,又如何能拥有一个“逝者如斯夫”的对象呢?
佛教认为,烦恼的本质并不在于我们情绪的起起伏伏,也不是环境的变化莫测,而是对世间真相的迷糊无知。
这种无知就表现在“贪、嗔、痴、慢、疑”的虚妄,让人感觉有一个真实不变的“我”可以去拥有一个“真实不变”的对象。让我们的贪爱产生出一种深刻的执着。
得之,担心失去;不得,却又心生念想,久久难忘。
英国作家王尔德说过这样的话:
世间只有两个悲剧:
一个是得不到自己想要的东西,
另一个是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
张爱玲在《白玫瑰和红玫瑰》中的这段话更加直白明了。
也许每一个男子全都有过这样的两个,至少两个。
娶了红玫瑰,久而久之,红的变了墙上的一抹蚊子血,白的还是"床前明月光";
娶了白玫瑰,白的便是衣服上沾的一粒饭黏子,红的却是心口上一颗朱砂痣。
03
如何去除烦恼
烦恼的升起如此的快,以至于我们基本不知道它是如何升起,又是如何消失的....
对于烦恼如何生起缺乏“觉察”,是我们被“烦恼”驱动,不能把控自己的关键原因!
烦恼难除常常是受到习惯的影响,比如长时期重复的下意识反应;从欲望产生出来的自然身心反应;因为缺乏觉察和自制力,所以陷入行为的恶性循环。
要知道念头的本质是:生灭无常。
当烦恼来临时,闭上眼睛,只要观察“烦恼”以及烦恼带来的感受,用第三者的角度来感受那种不舒服。
只是观察它,而不去思维它,造作它。
当我们能以一种平静的心态面对它,然后接受它,不再花很多的精力去对抗它时,便有了更多的精力去解决它,并放下它。
按照佛教的看法,我们的念头是前念生,后念灭。但是我们因为心念的执着,所以导致前念和后念黏着,所以导致对烦恼的执着不断加强,也就导致我们经常感受越想越烦的结果。
关于“黏着”的感觉,成老师举了很形象的例子,嗑瓜子,明明知道吃多了嘴巴会起泡,可就是停不下的那种感觉。
如果我们内心觉察到自己烦恼的升起,并想办法阻断这种“黏着”,烦恼可能很快就从你的意识里消失。
比如我自己,某天早上因为爱人做早饭的方式不合我意,当时内心升起一阵恼怒。就在情绪越来越强烈的时候,我觉察到了,于是说了一句“随你弄吧”,便离开家门锻炼去了。
回来时,让自己的生气的事就像没发生一样自然消失了,我想这就是有效阻断“黏着”的方法。
如果仅仅观察仍然不能解决问题,我们可以思维这样的道理:既然这个世界都是无常的,那么这个烦恼也是无常的,既然无常,它必定消失?谁还会为我四年前丢的钱包耿耿于怀?
我们因为心的执着,而不能接受一切事物都是无常变化的真理,所以才会对一切我所在乎的事物执着不舍,但那都是缘起缘灭的。
面对烦恼,我们唯有提高自己的认知水平,转化念头。
再次感谢成老师的用心讲课及同学们的热情陪伴,愿我们不管发生什么事,在每一个当下都如实地面对它,接受它,解决它,并放下它!
我是幸容,感谢您的阅读!
365极限挑战营 第24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