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R转型》-为组织创造价值和达成成果

思维导图

从关注HR“做了什么”,到强调HR“达成什么”,仅仅两个字的差异,但它的思维模式完全是不一样的。在传统思维里,HR仅仅是作为一个职能性部门,所产生的的价值是看不见也没有办法衡量的,HR的工作围绕着员工招聘、人员配置、入离职办理、薪酬计算、绩效计算、员工沟通、社保公积金的购买等等事务性的工作。很多时候,做了很多这些事情,还吃力不讨好,投入和付出严重不成正比。这本书的作者尝试颠覆这种思考范式,更中强调HR“达成什么”,指的是HR工作的结果、保障和成效。本书主要聚焦于四大成果:战略执行、HR效率、员工贡献和变革能力。

书中提出了几个疑问,看完了这边书,我应该要交出一份答案了。

1、HR如何创造价值?

步骤一:HR的定位和角色转变。是时候该从过去事务性的繁杂工作中抽离出来,角色应该转变为战略合作伙伴、HR效率专家、员工支持者和变革推动者。

步骤二:了解公司现状模型,明确要达成什么目标,关键指标提取并设定优先顺序。

步骤三:内部组织架构和外部组织架构调整。内部组织架构指的是HR内部的分工和供应商等机构的建立(共享服务中心、专家中心、HR外包服务等等)

步骤四:关键在于落实。从启动、计划、实施、控制到收尾。关键在于实施和控制,实时调整。

步骤五:调整、控制,总结!

2、HR与谁一起工作?直线经理、员工、HR人员,还是外部顾问?

我的回答是:ALL。对外,与业务线同事、经理打成一片;对内,与外部顾问、专家,HR人员团结一致。

3、对成功HR人员的最佳比喻是什么?

合作伙伴、参与者、设计师、开拓者、建筑师、工程师、领导者。

4、HR服务的对象是谁?

员工、客户、投资人、领导层、CEO

5、HR工作什么时候应该主动介入、被动反应和未雨绸缪?

因情况而确定。

6、衡量HR是否成功的标准有哪些?

关键指标、财务指标、员工满意度、市场占有率、员工士气、企业文化、公司战略达成度等。

7、HR管理有哪些新工具?

思考力模型、学习力模型、互联网、移动互联网。


看完这本书,结合现在公司情况,我有以下几条感想:

1、我们公司从上至下都非常赞同人力资源的变革,站在公司的层面,可以更大的发挥人员的潜力和最大价值;在员工层面,员工更希望看到是人力资源变更能给他们带来更多的成长,公司跟能关注到每个人的成长、健康、薪酬、福利、更公平地量化他们指标等等方方面面。而从投资者角度思考,他们只关注该公司有没有完成到我期望的那样子,或者能超乎他们的想象。

问题来了,谁能作为该领导者,打通上下层关系,动员全公司认同变革方案并积极配合执行呢?这就是我们现在所面临的最大困难。

2、如何从事务性的工作抽离出来,让HR部门发挥最大的价值和达到成果?关于该如何做,怎么做,我觉得都能整理出整套方案,万事起头难,得不到上级的支持与帮助,的确在实施过程中会遇到很多的瓶颈,然后就走不下去了。

3、只有站得更高,才能看得更远。我曾经很赞同一句话“屁股决定脑袋”,很多时候,你不在那个位置上,或者你没有那个野心希望上到那个位置,你就很难与管理层同频。

HR转型已经势在必行,你不改变就意味着被淘汰。

下图是精华总结

组织诊断模型
人力资源流程再造
人力流程再造步骤
图片发自简书App
变革7个成功要素
企业文化组织流程
企业文化流程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