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魁大脑读书会】韩广军10/60《拆掉思维里的墙》

阅读时间:2015.10.21

阅读书籍:《拆掉思维里的墙》北方妇女儿童出版社,古典著

阅读数量:P—P88

阅读方法:精读

阅读目标:打破常规思维,掉思维里的墙。

      这本书的名字叫做《拆掉思维里的墙》,顾名思义就是打破常规思维,用不同的视角去看待同一个问题。这本书开篇就谈到了年轻人要不要成为“房奴的问题”:“买房,卖梦想的房奴”。

      全书上来先讲一个故事:巴菲特结婚前,让苏珊自己决定怎么支配他们的积蓄,有两个选择:一个是购房,另一个是创业。苏珊选择了后者,她为巴菲特做了一这一辈子最重要的一次投资决策:投资自己,而不是投资一套房子!如果当年苏珊选择的是房子,估计巴菲特一辈子就废了,因为即使是股神这样天才,也需要给个10年发展时间。从职业发展来看,一套房子消灭一个巴菲特!

      接下来作者举了个例子,两个在北京同一家公司奋斗的青年,一个买房,另一个投资自己,10年间的成长过程,和10年后结果的对比。前者在面临培训学习、人际交流、跳槽等机遇的问题往往力不从心。导致个人能力、关系圈、升迁机会等远不及他人。而后者相反,10年后在事业上将前者远远甩在了后面。





      从上面可知,不购房的人一个月之内就可以跳槽到新的行业和公司,承担转换行业与职位的短暂压力,获得更好的发展机会;只要准备8个月就可以尝试创业。而购房者则永远与这个机会远离了。

       在之前,我也会选择不去买房,但我并不确切的知道,到底为什么不该去买?在上面提到了同样不去买房而租房的高晓松,他说过的一段话,再一次触动了我。“我不买房,全天下都是我的,想住哪儿就住哪儿,买了房就只剩一个角落是我的。我妹也没买房,但我俩走遍了全世界!”就是这样一个安定的居所,把我们局限在了这个狭小的地方,失去了与整个世界的亲密;就是这样一个家,没有亲密爱人,关心你的家人能温馨吗?

      很多人购买房子,只是追求内心深处的“安全感”。在偌大的城市里,有一个栖身之地,会让人感到心里踏实。特别是很多女孩,结婚前要求必须有房。我们可以认为这是对婚后生活的保障,但同样也是对“安全感”需求的表现。也有类似的行为值得我们深思。诸如以第一次加强恋爱的安全感、结婚来获取男人的安全感,以生孩子来巩固家庭的安全感......最终的结果是怎样呢,大家可想而知。女人更不自信更依赖男人,而男人就像手中紧握的沙子......“爱有两种,一种是死死地拽在手里,一种是轻轻地托与掌心。”这种对于“安全感”迫切的需求,其实,是死死地拽在手里,越拽丢的越快。

       我从中明白,安全感不是别人能给与的,而是自己给自己的。不要被面纱蒙住了我们的眼睛,任何事物多角度全析。这本书有点烧脑,需要一点一点看,一点一点想。可能突然之间一个灵感,就会脑洞大开有所觉悟。接下来几天细细品读。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有一点我必须承认,从小到大我都会有一些自己所固守的观念,有一些是在很小的时候养成的,有一些是在成长过程中形成的,而...
    U一like阅读 1,092评论 0 0
  • 首先让我们来简单介绍一下本书的主角沃伦·巴菲特。巴菲特1930年8月30日出生于美国内布拉斯加州的奥马哈市,是全球...
    惜她阅读 4,214评论 1 16
  • 阅读时间:2015.10.24 阅读书籍:《拆掉思维里的墙》北方妇女儿童出版社,古典著 阅读数量:P89—P119...
    文魁大脑阅读 447评论 0 1
  • 那年夏天,沫沫所在的单位正大门旁边有一丛木槿花,每次上班路过时,她都会看到它们在枝头微笑。有一天他来了,从遥远的地...
    走过灰白阅读 249评论 0 0
  • 又是七夕节了,小时候对这个日子没什么概念,只是依稀记得听长辈讲过那段牛郎和织女的故事,但我并没有对他们的爱情有什么...
    放心之语阅读 399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