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叫必有应”的担当 筑牢防汛安全堤

当前,全国已全面进入主汛期,防汛形势严峻复杂。面对极端天气频发、江河水位陡涨的挑战,广大党员干部作为防汛救灾的中坚力量,必须恪守“叫必有应”的铁律,以“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赤诚之心,以最快速度、最实举措筑牢安全堤坝,坚决打赢防汛救灾这场硬仗,让鲜红的党旗在抗洪一线高高飘扬,成为人民群众心中最坚实可靠的“主心骨”。

闻令即动,精准预警抢“先机”,筑牢抗汛防线。汛情监测预警是守护生命财产安全的生命线。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必须闻令即动,以高度的警觉与迅捷的行动抢占先机。要时刻“瞪大眼睛”,24小时紧盯雨情、水情、汛情变化,绷紧思想之弦,以万全准备应对各种可能。更要“脚沾泥土”,顶风冒雨深入一线,对地质灾害隐患点、堤防险工险段、低洼易涝区域进行“地毯式”排查,摸清底数、掌握实情,为科学决策、精准调度提供坚实支撑。党员干部带头严格执行包片责任制,24小时驻守重点河段、关键部位,开展不间断、全覆盖巡查监测。通过对雨情、水情、汛情的严密监控和对堤防、地质灾害隐患点、低洼易涝区的反复排查,确保第一时间精准识别险情。同时,建立高效畅通的险情直报机制,确保任何异常情况都能迅速上报、即时响应,为后续科学决策、快速抢险救灾争取宝贵时间窗口。

向险而行,安民稳心传“强音”,凝聚必胜信念。越是危急关头,越需稳定人心、凝聚力量。党员干部必须向险而行,当好党的声音传递者、群众情绪稳定器。建立高效“信息直通车”,联动气象、水文、应急等部门,确保预警信息直达基层末梢。综合运用现代化信息手段与传统方式,第一时间通过广播、短信、微信群、公众号等渠道,滚动发布权威、清晰的汛情动态、避险路径及安置点信息,确保覆盖“最后一米”。主动回应群众关切,及时辟谣止谣,让群众在风雨中吃下“定心丸”。要把工作做深做实,通过挨家挨户发放防汛“明白纸”、应急联系卡等方式,确保避险知识、自救技能户户知晓、人人掌握。对于受灾群众,更要及时伸出援手,建立“党员包户(人)联系”制度,特别是对失联人员家属、财产损失严重人员及老弱病残孕等特殊群体,进行重点关怀、一对一帮扶。开展心理抚慰,传递党组织的关怀与温暖,驱散洪水带来的阴霾,点燃重建家园的希望。

挺身而出,冲锋在前战“洪灾”,彰显先锋本色。防汛一线是检验初心使命的考场,更是锤炼党性、彰显本色的战场。险情就是命令,党员干部必须挺身而出,到惊涛拍岸的最险处去,到群众被困的最需处去。要迅速组织动员党员群众力量,争分夺秒加固堤坝、疏浚河道、抢通道路,与时间赛跑,与洪水抗争。立足最不利情况,制定周密应急预案,明确转移路线和安置点,备足备齐救生衣、冲锋舟、沙袋石料等抢险物资及食品、药品、帐篷等生活必需品,确保关键时刻拿得出、用得上。尤其要组建党员突击队、先锋队,把最艰巨的任务交给党员,哪里堤坝出现管涌、哪里山体面临滑坡、哪里群众被洪水围困,党员突击队的旗帜就插到哪里。他们肩扛手递,用血肉之躯垒筑起坚固防线,将鲜红的党旗牢牢插在抗洪抢险的最前沿阵地。要让群众在最危急的时刻看得见组织、找得到党员,真切感受到“有党员在,安全就在”的踏实与力量。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