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必须在执行某些任务上比笔记本/智能手机好很多,否则没有存在的意义.‘'It has to be far better at some key tasks, better than the laptop and smartphone, otherwise it has no reason for being.' ——乔布斯在2010年产品发布会上谈新产品(iPad)的空间是否存在
最近看到Apple Watch二代可能于2016年推出的新闻,想起这个产品自推出以来的种种,思绪万千。这个苹果官方从未公布过销量的产品,和其他穿戴设备一样,用户购买佩戴一段时间之后,就失去了兴趣。缺少核心应用, 价值定位不清,这个普通创业团队常犯的错误,苹果把它犯得更高雅,更昂贵。据说乔布斯临终前,嘱咐库克不要想如果是乔布斯会怎么做,而是做他自己。这个Tim Cook & Jony Ive二人组按自己方式推出的第一款全新产品线,展示了他们与乔布斯的巨大差异。产品开发模式有两种,一种是预测式的(Predictive),另一种是反应式的(Reactive) . 预测式的开发模式需要团队在产品设计市场等各个环节有丰富的经验和已经验证的能力。苹果的产品开发自乔布斯回归以来一直是预测式的,前期各种保密,产品定位,设计,历时几年研发,投资巨大,成功推出了Ipod, Iphone, Ipad等影响巨大的产品,回报也是巨大的。而反应式的开发更适合经验欠缺或创意未得到验证的初创团队, 即精益创业的模式,从一开始就不断地验证市场,根据市场的反应不断纠错,最后也有可能推出不错的产品。苹果手表依然是沿用了预测式的开发模式,几年研发,却是连一开始的定位都没有弄清楚。 事实上,手表带在手腕上,天生限制了交互的频率, 如果你的手表需要不一会儿就去看一次或者还要用另一只手去操作回应,可能手表这个东西也不是带在手腕上,而是拿在手里了。越是在手表上装载更多的交互性应用,越偏离手表的定位,堆积那么多在手机上可以实现得更好的功能,与乔布斯的敢于说' No' 的理念背道而驰。手表的例子证明, 目前的苹果团队并不具有乔布斯那种对用户体验,产品定位的深刻理解,却依然采取了预测式的开发模式,让苹果在错误的方向上比普通创业团队投入更多,走得更远。
事实上,Jony Ive在推出手表时一开始的出发点就偏了. 他们是先决定做带在手腕上的一个设备,然后再寻找这个设备除了看时间还能干哪些事情,而不是按发现问题然后解决问题的顺序来的。这就造成了堆积功能的倾向,仿佛能干的事情越多,价值就越大似的。另外, Ive 与Jobs 虽然都追求简洁,但其实并不完全一样。Ive 是个艺术家,简洁是一种个性; 而Jobs 更像科学家,简洁是因为 It has to, 是客观现实需要摒弃无关的存在,每一个设计细节总是可以找到'Why' 来支撑。而Ive就可以脱离'Why',把他做奢侈品的梦想寄托在苹果手表的身上,推出多款表壳和表带,这在乔布斯时代是不可想象的。据说苹果手表研发初期曾邀请多位钟表历史学家探讨计时器的哲学,其中一位古董专家就说,'苹果手表可能不会像瑞士手表那样永恒,科技进化会让苹果手表很快淘汰。' 我们所知的珠宝,瑞士机械表可以经久弥新,核心价值并不会随时间而贬值;而苹果手表作为电子设备,生命期有限,第二代产品的推出就让第一代贬值了,实在是不能担当奢侈品的定位。
苹果手表也有一些创新,比如Tactic engine输出方式,可以让人脱离屏幕接受部分信息,很适合行走或骑车时指示方向,但貌似并没有达到很好的体验程度,否则这一个功能就可以成为旅行者够买苹果手表的理由。而Digital Crown/数字表冠,只是用了机械表冠的外形,交互方式其实是上下滑动,类似Ipod的转轮,并非什么大不了的创新。软件上,苹果在那么小的表盘上仿照IPhone的设计,并没有因地制宜。它在很多应用上都没有Moto 360手表的界面来的简洁。比如Moto严格执行单个信息的屏幕展示,而Apple Watch有大量的类手机操作的信息展示,例如多条信息展示在同一屏幕,多个按钮等,找到准确的位置按下去挺费脑细胞的。这样的细节我觉得按苹果团队的水平是不该如此的。
最终,Cook 和 Ive还是要犯属于他们自己的错误,了解属于自己的能力圈, 就像我们做投资,再怎么学巴菲特芒格,映射出来的也只是我们自己。而苹果在他们的领导下,最终也要回归到他们的层次上来。只是,在他们的试错中,有没有勇气承认自己的错误呢,会不会有些错误造成了不可逆转的伤害呢,谁又有更好的解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