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于格
先说一件陈年旧事……
当年,一个可爱的小婴儿,和他亲妈一道儿去了昆明,在车水马龙的街头,小家伙开始各种哼唧。
为了安抚他,亲妈放出了最后的大招,抱着他上下左右大幅度摇晃,然后……一个不小心,把他晃到了电线杆上……
随着清脆的撞击声,这个可怜的小婴儿开始扯着嗓子哭嚎,泪眼婆娑地望着亲生母亲,并深深质疑这到底是不是自己的亲生母亲……
后来,他长大了,成了一个异常坚强的孩子,对疼痛有着超强的忍耐力,磕着碰着摔着,二话不说,立刻爬起来继续跑继续疯。
看着这一切,老母亲很欣慰,不由得感慨,不愧是小时候拿头撞过电线杆的孩子!
老母亲背后的逻辑是,由于经常遭遇到痛觉刺激,间接锻炼了这个孩子的抗痛性,所以寻常的小伤,都是小case……
那么,这个逻辑,是否成立呢?
(PS,我才不会告诉你,那个粗线条的老母亲是谁……)
01 感觉适应
试想,当一个刺激持续出现的时候,你会不会适应了它的存在,继而变得更加迟钝或者更加敏锐呢?
答案是,绝大多数时候,的确如此。
凌晨两点钟,你打开灯的瞬间,刺目的灯光简直亮瞎你的双眼,不消几秒钟,这种感觉慢慢消退了,灯光也变得柔和许多……
中午十二点,饥肠辘辘的你走进一家火锅店,食物的香味扑鼻而来,你的肠胃开始蠢蠢欲动,过了几分钟,味道还在,只是好像没那么强烈了……
晚上十点钟,你在家里洗了一个舒畅的热水澡,热水打湿身体的时候,有些滚烫的感觉,过了一会儿,你已经全然适应了这个温度……
综上,由于刺激持续作用于感受器,导致感受性发生了变化的现象,叫做感觉适应。
02 感觉适应的种类
那么,人类的五大外部感觉,哪些可以适应?
视觉:我我我!我还有好多种花样……
晚上熄灯的瞬间,有没有感觉上帝在你面前遮住了帘,忘了掀开?
有,但过会儿就能看见一点了。
大半夜的,舍友突然开灯,灯光有没有亮瞎你的双眼?
有,但过会儿就好了。
视觉适应可以分为暗适应和明适应——关上灯的瞬间,眼前乌漆嘛黑啥都看不见,可过了一段时间后,你渐渐能够分辨出物体的轮廓,这叫暗适应;半夜灯光亮起,你感到光线刺目晕眩,过了几秒钟,才能清楚地看到周围的事物,这叫明适应。
明适应中,视觉感受性在不断下降,所以光线不再耀眼和刺目;暗适应中,视觉感受性却在不断提高,开始的5~7分钟时,感受性提高得很快,经过1小时后,相对感受性可提高20万倍。
听觉:我没那么容易适应……
你在图书馆读书,外面的工地正在施工,起重机、吊车的轰鸣声互不相让,再加上钻孔和打桩的急奏曲……
听得久了,你会觉得音量变小了吗?
可能会,也可能不会,因为与视觉相比,听觉没那么容易适应。
在听觉适应上,目前有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有人认为,一般的声音作用之后,听觉感受性会出现短时间的降低;也有人认为,即使是一个普通强度声音的持续,也不会产生听觉适应。
所以,噪音不管听多久,都是噪音;并且,如果高强度噪音一直持续存在的话,可能我们要考虑的并不是听觉适应的问题,而是听力受损的问题。
嗅觉:我可以选择性地适应。
古人云,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
可见,我们的老祖宗早就发现了,嗅觉是可以适应的,在一个香(臭)的环境中待久了,那种味道开始变得稀疏平常,甚至会被鼻子完全忽略掉。
(古人又云,这只是比喻,老子是想强调环境或交友对个人成长的重要性……
作者云,请忽略古人深层次的寓意……)
嗅觉适应在生活中经常发生,并且因“味”而异——比如,一般的气味只需要1~2分钟就可以完全适应,强烈的气味则要经过10多分钟,特别强烈的气味(带有痛刺激的气味),难以适应甚至完全不能适应。
味觉:我……也可以……适应,只是……比较慢……
还记得当年初到重庆读书时,忌惮于满眼红色的麻辣味道,到小吃街点了一碗西红柿鸡蛋面。
但我万万没有想到的是,西红柿鸡蛋面,也是辣的……
半年之后,我回到老家山东,吃着心心念念的打卤面,却突然觉得味道寡淡,有种想加一勺老干妈的冲动。
这时的我,味觉已经适应了……
与其他适应不同,味觉适应发生得比较慢,需要长时间的累加。比如,做菜越来越咸这事儿,往往只发生在厨师身上,因为这个职业需要连续的品尝咸味。
皮肤觉:一个我和另一个我,都可以适应,第三个我,等会儿再说……
皮肤觉包括三种感觉——触压觉、温度觉和痛觉,我们先来说说前两个。
初冬时节,一场大雪过后,气温骤降,你搬出了衣柜里最厚的衣服,穿上它们的瞬间,你觉得自己像极了一个粽子,行走坐卧都透着一股笨重……
半个小时过去了,笨重的感觉消退了,你再次感到自己身轻如燕,成了那个风风火火的女汉子……
这时的你,已经发生了触压觉适应。触压觉的适应又快又明显,实验证明,只要经过3秒钟左右,触压觉的感受性就下降到原始值的25%。
此外,温度觉适应也很明显。回忆一下你泡脚时候的表现——脚丫再三试探,放到盆底之后,一边恨不得立马抬脚,一边安抚自己,再忍一下……一两分钟过后,你感觉水温是下降了,没那么烫了……
实际上,水温的下降不会如此迅速,是你的脚已经适应了这个温度。
03 感觉适应的意义
想象一下,如果没有感觉适应,这个世界会变成什么样子?
早上穿上牛仔裤,粗糙的衣料摩擦着你赤裸的肌肤,几个小时之后,这种摩擦感依然充斥着你的感官;
下午回到住处,角落的霉味和垃圾的臭气扑鼻而来,整个晚上,这个恼人的气味一直萦绕在鼻腔中,难以消散。
如果没有感觉适应,所有的刺激将永远存在,不会消散和淡去,人类将淹没在刺激的海洋里。
白天开着车,汽车的轰鸣声、耳边的风声,久久飘荡在耳边不曾淡去,此时车子发出了异样的声音,却被你忽略了。
晚上熄灭所有灯光,星光下的世界,亮度比白昼降低了百万倍,你却无法凭借点点星光去识别光影和轮廓。
如果没有感觉适应,人类将无法在不断变化的环境中精确地感知外部事物,灵活地调节行动,继而适应外部世界。
04 感觉适应的例外
那么,有没有感觉不能适应呢?
还真有。
痛觉是唯一一种不可能发生适应的感觉,因为痛觉是重要的防御信号,对于生存至关重要。
如果痛觉能适应,可能会发生这样的情况:
你捅我第一刀——哎呦,老天爷,好疼啊!
你捅我第二刀——oh, my God,好像不那么疼了!
你捅我第三刀——一点都不疼了,哥们儿你随便捅!
所以,所有的感觉适应,是为了更好地生活和生存,而痛觉的无法适应,也是为了更好地生活和生存。
PS,关于开头的那个故事,我儿子不是因为痛觉适应才如此坚强,而是他生来就如此坚强!!!
相关阅读:
参考资料:
[1] 黄希庭. 心理学导论(第二版)[M].人民教育出版社, 2013.
[2] 黄希庭, 郑涌. 心理学十五讲[M].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5.
[3] 丹尼尔·夏克特, 丹尼尔·吉尔伯特, 丹尼尔·韦格纳等. 心理学(第三版)[M].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6.
我是于格,一个爱码字、更爱教书的心理学老师,这是《小格老师心理课堂》系列第18篇,感谢阅读。
如果你正在学习《普通心理学》、《心理学基础》等课程,或者你想了解心理学理论知识(没错!就是最基础最枯燥的那一种!这可能是最无趣的一个文集介绍了~),欢迎关注《小格老师心理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