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9月3日,是一个注定载入史册的日子。这一天,北京天安门广场举行了盛大的阅兵仪式,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
当激昂的国歌奏响,鲜艳的五星红旗在天安门广场上空冉冉升起,身为中国人的我不由激动万分,心中顿时涌起一股强烈的自豪感。这面旗帜是无数先烈用鲜血染红的,它见证了中华民族从苦难走向辉煌的历程。






此次阅兵,抗战“印记”随处可见,细节中蕴含着深意。80响礼炮,铭记着胜利的80年;天安门广场上矗立的托举数字“1945”和“2025”的年号台,以及两侧象征中华民族14年抗战历程的14只和平鸽雕塑,时刻提醒着我们那段不容忘却的历史。
阅兵车牌号“1945”和“2025”在互联网上刷屏,网友们热议“英雄一直都在,他们看得到”,这是对先烈们最好的告慰。空中护旗梯队飞过天安门广场上空,26架直升机汇成巨大的“80”字样,随着8万只气球和8万羽和平鸽升空,带着人们对和平的祈愿,飞向远方。



参阅部队多从具有抗战部队血脉的单位中抽组,涵盖八路军、新四军、东北抗联、华南游击队等抗战主力。80面抗战英模部队荣誉旗帜组成的战旗方队,集中展示了中国军队抗战时期的功勋荣誉。这些旗帜在风中猎猎作响,仿佛在诉说着当年的烽火岁月,让我们对为了国家和民族的尊严,不惜抛头颅、洒热血的英雄们充满了敬意。
“明星”装备的集中亮相,作为陆军地面突击力量的新一代装甲装备,受阅的99B坦克、100坦克、100支援战车,是中国军队高技术装备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鹰击系列导弹完善了立体反舰体系,是打击海上之敌的“尖兵利器”。核导弹第一方队受阅导弹首次集中展示中国军队陆、海、空基“三位一体”战略核力量,“东风 - 5C”液体洲际战略核导弹的打击范围覆盖全球,彰显了我国强大的战略反击能力。无人作战群中的多项“奇兵利器”,将创新未来海战和空战样式;歼击机梯队有多型新型隐身战斗机集中亮相,展示了我国在军事科技领域的巨大进步。

中国新型军兵种结构布局在此次阅兵中也有体现。军事航天部队方队、网络空间部队方队、信息支援部队方队依次接受检阅,这是三支兵种首次亮相天安门广场。其中,军事航天部队首次以战略兵种名义接受检阅,体现了我国在太空领域的发展和战略布局。今年八一建军节前夕,中国军队发布了新的兵种军旗,阅兵现场,四个军种、四个兵种和武警部队方队首次擎军兵种军旗和武警部队旗集中亮相,是中国军队军事力量的全方位展示。
此外,阅兵场上的“她力量”也让人眼前一亮。女机长谭红梅亮相空中梯队,开着运油 - 20A飞过天安门上空接受检阅,她是中国第七批女飞行员,也是首批改装运 - 20大型运输机的飞行员,她的飒爽英姿赢得了网友们的称赞。作为今年阅兵场上唯一的全女兵方队,民兵方队首次出现在以抗战胜利为主题的纪念大会上,徒步方队中的中国女民兵步伐铿锵,英姿飒爽,展现了新时代女性的风采和担当。

九三阅兵不仅是一场视觉盛宴,更是一次精神的洗礼。它彰显了中国对世界和平的贡献、对全球治理的担当,以及抵御外来侵略、捍卫国家主权的决心,也体现了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坚定意志和维护国际稳定的能力。自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从未主动挑起过一场战争,从未侵占过别国一寸领土,从未发动过代理人战争,是唯一一个将走和平发展道路写入宪法的国家。在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中,中国派出的维和人员数量最多,中国提出的全球安全倡议倡导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安全观,为解决全球安全赤字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方案。

回顾历史,在抗日战争期间,中国估计有3500万人伤亡,包括南京在内的整座城市沦为废墟,平民遭受了大规模屠杀、饥饿和强迫劳动。然而,二战的主流叙事只聚焦于欧洲战场、对犹太人大屠杀以及柏林的陷落。此次阅兵向中国民众、邻国和世界传递了这样一个信息:中国在反法西斯战争中做出了巨大的牺牲和贡献,这段历史不容被忽视和歪曲。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我们铭记历史,不是为了延续仇恨,而是为了从历史中汲取力量,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要传承和弘扬伟大的抗战精神,以先烈们为榜样,努力学习,奋发图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同时,我们也要坚定维护世界和平,与各国人民携手共进,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让和平的阳光普照大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