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接的一个咨询:
孩子读初三,不想上学,在家里呆了快一个月。家长快急死了。
……
这种情况越来越多了。常常还是原本很乖、很优秀、表现一直很好的孩子。
咋搞?
1.家长的惯常反应
不上学,应该是“学习”这件事上的导弹级事件,一出现炸得全家人仰马翻,迅速把家长的焦虑、愤怒、恐惧点燃,升至最高级。
爸爸妈妈们手足无措,感到很焦虑,会因为恐惧放大这件事的严重后果,心里已经开始预演不良结果:
接下来,孩子会几年都呆在家里,不上学,什么也不会,过不好生活,人生毁了;
回不去学校了,失去了好的学习环境,没有书读,完了,人生毁了;
以后大好的青春年华,无所事事,只能啃老……
焦虑之下,爸爸妈妈们急于解决“当下”不上学的问题,教育孩子,说这样下去的严重后果,但发现越说情况越严重;
找老师、同学、亲友来劝说,纷纷无效;
急着找出路,不到一个月,已经考虑换学校,找退路,公立学校不行换私立学校,有条件的考虑出国,开始铺设以后的出路,急着做选择。
可是,新的选择又有新的要求,出现新的状况,一道墙绕过去又是一道墙,新增焦虑。
学校管理比较严格的,也会要求孩子尽快返校或者让家长拿出解决方案,这个时候爸爸妈妈就陷入了内外交困的境地。
恐怕一生中从来没有遇到这么棘手的事情,这样狼狈的境地。
对孩子,软硬兼施,想方设法让孩子早日回到学校,双方频繁碰撞,身心俱疲,状况加剧。
做了一系列动作无果,觉得很无助,无能为力,过去的经验都派不上用场,无法理解,明明上学上得好好的,这是怎么了?
不止一个妈妈这样说,看到别的穿校服的孩子,自己的心都在痛,为什么别的孩子不这样,我的孩子这样了?
2.孩子到底怎么了
孩子的意识成长了。
从小是爸爸妈妈说了算,一路懵懵懂懂被推着盲目往前赶,孩子的感受没有表达的机会和通道,他/她的许多想法都被压制了。
但意识是成长的,直到有一天,那个听话的,满足大人需要的小孩开始转身面对自己了。
Ta的世界里不再只是爸爸妈妈,开始有Ta自己。
只是刚好发生在你遇见的这个年纪。
那个长大的孩子,开始“怀疑”、“否定”,外面来的东西不再照单全收,Ta在识别,跟自己的意识进行匹配。
这是Ta在建立自我确认,希望自己主宰。如果你希望你的孩子长大后是个有主见,能独立思考,能为自己负责的人,那么,Ta正在长成这样。
孩子未必是刻意对抗,他只是顺应成长的规律,争取自己意识成长的空间。
采访过一个曾经成绩很好,各种表现都好的孩子,有一天突然在考试的时候交了白卷,我问他当时脑袋里想的是什么。
他回答,没想什么,就是不想写了,一个字都没法写了。
(此后他开启了另一种学习的人生。想听这个孩子的故事吗?留言告诉小编)
这是一个生命的调整期,并不代表结果。
在人生长长的几十年,甚至上百年,有多少人会停下来,去校正自己生命的方向。如果这艘生命的船,火力全开地行进,但它却从未想过目的地,它会驶向哪里?这艘暂时停靠的船,或许只是发现自己卯足了劲,却不知道方向。
走得太快,不知目的,多的是被提要求,要做到、做好,而他/她曾经也努力地想做个好孩子,不让爸爸妈妈失望。
现在他/她累了,想要休息。
当成是问题,就会急着解决,在结果那里改变结果;
当成是一个提醒,就会开始思考,选择改变,在问题产生的地方发力,然后得到一个新的结果。
而这个结果必然顺应了生命本身的节奏,该蛰伏时蛰伏,该开花时开花。
特别想告诉爸爸妈妈,这个时候,这个问题不要看得太过严重,不要在恐惧支配马下去给这件事、给孩子下一个负面的结论。常常是父母的定性,往他本已沉重、疲惫的身心再压上一块石板,愈发难以站起来。
3.孩子为什么会这样
他/她开始寻找意义,比更多的人更早开始寻找意义。
你可以不把它理解为放弃,而是一个新的开始。
为什么那么多人不寻找意义,也按正常的节奏生活?不为什么,就因为每个生命是不一样的独特的个体。
正常的节奏,只是大多数人的节奏。不是谁比谁差,只因不一样。
以前走的路,不是他真正想走的,他开始抗拒走别人安排好的路。深层的意识在觉醒,在告诉他,不是这样,不该这样继续往前走。
我们并不知道,内在的自我意识何时觉醒,有的10岁,有的15岁,有的20岁,30岁,40岁……一旦醒来,就不会退回去,可能会被压制但不会消失,而那被压制的有一天也终将展现。
他也是在提醒父母、唤醒父母。
不是孩子故意的,而是孩子的存在本身赋予这段关系的意义。
那位妈妈,在咨询前,已经开始回顾自己的过去,自己的成长经历,跟孩子的相处模式。她已经看到自己对孩子要求很严格,控制。她是一位事业成功的女性,同样,她对自己要求也很高。
一路走来,她也未曾停歇。
孩子停下来,也让匆忙前行的父母被迫停下来,有机会问自己,这一生在追寻什么?我真的快乐吗?此生何为?此生为何?
此前没有建立起良好健康的亲子关系。至少,这段关系不如自己想象的好。她热爱的事,你支持吗?她的开心,不开心愿意跟你分享吗?她的“不好”、“不能”你能接受吗?
家长在描述孩子状况的时候常会说孩子自己面对不了挫折,接受不了自己做不到好结果。可是,不妨,也问自己,他/她做得不好,我接受吗?
当孩子一层又一层地放弃,你会发现你的期待也在不断降低。那么,你最在乎他/她的是什么呢?
4.爸爸妈妈怎么做
处理自己的情绪。如果处理事情的人自己已经被焦虑的情绪支配,她如何能诞生最佳方案,带领对方渡过难关?
已经焦虑的爸爸妈妈,需要释放自己的焦虑情绪,从大脑的功能来讲,当一个人出于情绪中,他就不在理智的思考中,做不出好的行为。
释放掉积压的情绪,赢得处理事物的心理空间,才能多角度地看待事情,避免走进死胡同,找到真正的“解法”。
去感知理解孩子。在平和的时候,不妨去回顾在以往跟孩子的相处中,孩子表达过什么,去感受去理解孩子具体为什么不想上学。
这个过程中,你会有很多发现,心会感受到柔软,仿佛找回生命最初的感动。
不要怀疑、紧张,你已从父母高高在上的位置开始下来,重新建立对话关系,有平等的位置才有对话的基础,有信息才有答案。
这不仅仅是关于上学的答案,更是一份关于生命的答案。
跟他/她一起去找他/她的热爱和意义。孩子未必知道自己到底怎么了,如果爸爸妈妈想要支持孩子,对孩子最应该做的,不是用力把他拉回原来的轨道,而是,跟他/她一起去找他的热爱和意义。这才是最有力帮助他恢复力量的地方,他/她早有种子埋在那里。
去学习,让自己成长吧。焦虑的背后,是爸爸妈妈担心自己要为孩子买单,更是觉得自己没有能力买单。大人难以面对自己的无能为力,以及自己认为的还不够成功。这是人到中年,最为沉重的打击。
所以,如果你愿意,去学习,让自己成长吧。这是一次重新找回生命力量的机会,摆脱过去对未来的恐惧和无望,活出自己说了算的人生。
给他/她时间。 如果他/她累了,允许他/她休息会儿吧。
你的爱如若流淌,他/她的力量亦默默生长。
“
温馨提示:
有情绪的情况下,没有处理空间,无法操作办法。
在父母权威的位置,没有对话空间
急着马上解决,也没有“时间”诞生空间。
”
文| 爽意光
图| 意飞扬
微号:爽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