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上周开始发起合伙人学习型组织打造的“种子计划”,目前已听书、读书为主要形式,特别是以听为主要形式,那么如何才能做到有效听书的效果呢?
一、首先要先确定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
每个人的学习习惯不同、感官敏感度不同;有些人是靠眼镜看的,必须一行一行的看纸质书或电子书,看到才能学到;有些是靠嘴读的,必须把每个字读出来才能读明白;有些人是靠耳朵听的,听其他大师提炼过的,更加精简的内容更容易理解和记忆;所以我们首先要了解清楚自己的习惯,掌握对自己更高效的方式,作为自己学习提升的重要方式。
现代社会是一个快节奏的社会,每个人都很忙,很难挤出大块的时间看书或读书;同时,现代社会又是一个知识和信息大爆炸的时代,无时无刻都不断有新的资讯涌现出来,因此我们必须更高效的利用碎片时间来听,听将成为我们更主要的一种信息来源方式。
二、其次是要明确听书的目的
因为大多数人听的效率并不是很高,同时听的时候通常是在一些碎片时间或通勤时间,更容易被打断,效果更无法保证,因此我们需要对听书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和定位。
听通常更多是作为信息的广泛输入的方式,是一种信息的初筛,帮助我们在碎片时间能快速、粗略的、大量的收集到一些基本信息,再找出一些自己刚兴趣或重要的内容去精读,去整理,去分享才能帮助我们更有效的获取到所需要的知识和咨询。所以建议对听的目的性和目标不要定个的太高,通常可以是:
① 为了多一些日后的谈资。那么听书就不用太讲求效果,那些名著故事比较多的听书平台就很适合你,这样可以快速了解各种 不同的书籍内容,谈到什么都有的聊。
② 帮助你扩展世界观、解决问题。那么听书就要放松心态,多去尝试,多去思考,看什么书是与自己的日常生活真正能有关联的,这些书能解决自己的哪方面问题,带着问题去听书,效果会更好。
③ 广泛的帮助你收集信息或找到需要的内容。那么你就可以宽泛的快速的听,碰到需要的或喜欢的及时停下来,反复听,找到文字的甚至纸质的内容,再深入去看或读。
三、选择自己喜欢的平台
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使用习惯,都有自己喜欢的平台,读书本是一件辛苦的事,一定要找一个自己喜欢的平台,用着比较舒服的平台,这样心情会更好,效率会更高。
四、最后就是听后的强化
如果你希望听书能帮助你真正在短时间迅速的扩充知识,那心态要摆正,先在某一主题下先广泛的听,找出一些质量比较高的内容,然后再详细的读。必须找个安静,从听书转为读书,读完后自己尝试画框架图,画完框架图可以看看和平台或其他书友提供的思维导图或读书笔记,对比优化,继而巩固,可能话再输出一下更丰富的读书心得和深入思考,这样就会基本读懂了。更进一步的还可以分享给其他人,把核心的内容讲出来,教是最好的学,可以更好的巩固所学的内容,提升对内容的理解,达到扩充知识,活学活用的效果。
听一定要配合读,才能更深入,才能有效吸收,小伙伴们一起加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