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刻尔克》|刑场的救赎

40万人渴望回家的愿望感动了上苍,也牵动了同胞的怜念之情,铸就了迷之敦刻尔克大撤退。

身在太平盛世的我,在电影院里,通过催眠回到那个险象环生的战场和士兵们一起经历生死之间的绝望和温情。

战场,阿修罗命定的舞台,无数无辜生灵为之殉葬。

电影开场,几个与死神擦肩而过的士兵,分享着仅有的水源,又被突然的枪声吓的四处逃串,死伤无数,仅有一个劫后余生,回到敦刻尔克撤退的海边。

那里有40万战友在等待救援,天空里双方战机在盘旋,地上的人,随时变成玉米垛子倒地不起,生命如草芥,毫无尊严。

每个人都像被猎狗追杀的野兔,除了想要活下去,脑子里一片空白。

军用大轮船过来载人,抬伤员的先上船,大家心怀希望,遵守着秩序,然而随着敌机一次次把轮船炸毁,士兵们一次次跳船逃生,体能的消耗使求生的意志一点点减弱,甚至在影片的结尾,竟然有士兵睡着了。

飞机轰炸,镜头对准的不是血肉横飞的场面,而是指挥官闭上眼睛祈祷,期待奇迹出现的脸。

    奇迹出现在德军没有猛攻,只派飞机轰炸,给了他们撤退的时间。奇迹出现在对岸的亲人驾着民用渔船来迎接亲人回家。奇迹出现在最后剩下的飞机是自家的。

小时候,养鱼的亲戚,到秋收季节,开始围上渔网,放干池塘,收割一塘鱼类。

那些士兵的表情和鱼儿的惊恐绝望何其相似。一次感觉逃出生天,一次次重新落入彀中,希望和绝望瞬间交替,不知何时是尽头。

40万士兵回到家园,虽然战败,面对的确是亲人的安慰和温暖的笑脸,这种温情犹如良药瞬间治愈了战争带来的创伤,所有的血腥寒冷恍如隔世,今日的太阳,宛若新生。

战争是永恒的伤痛,心中的恶念,是最大的敌人,如果每个人都致力于打败自己心中的魔,那这个世界便不会再有战争的苦难。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