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说:“越大越不想过年,真没意思。”
是啊,守不住的容颜留不住的时光。小时候,最感到快乐的事就是过年,现在什么最快乐好像连自己也不确定,只剩怀念小时候的时光,那时无忧无虑只有快乐不知烦恼。
小时候只有过年时,一家人才能团聚,人们歇了所有的工,享受热闹无比的几天。若还有什么没干完的,那也等明年吧!过了今晚,就是明年了。记得小时候母亲总有干不完的活,年三十还忙个不停。除夕夜晚上的饺子最好吃,再没有比过它的。还有一年一次的通宵熬夜,人们看谁能熬的时间最长。很小的时候过不了十点睡意就如同醉汉一样缠绕在身,不一会就倒头睡着了。再大点,和朋友们出去走走,聊聊天,也就差不多十一二点样子,也都各回各家睡觉了,想想,还没有一次熬过通宵的。万家灯明,院子里的旺火尽情的与寒气对抗着,除夕夜垒旺火,寓意一年兴旺红火。天再怎么冷旺火心总不会灭,那就是一年到头接续来年给人们心中温暖的光。
院子里灯火通明小路上却漆黑一片,带着冒险一样的心情去外面,开心的躲避着小孩子们悄悄扔过来的鞭炮,口里对扔鞭炮的男孩说着讨厌,心里却美滋滋的。这一晚,谁都可以跟谁玩,借机可以打破人们以往的隔阂。
女孩子最向往的是过年有新衣服穿,即便没有新的,穿别人给的衣服,幸福感也照样爆满。出去时,父母会给糖吃,小伙伴们通常会攒起来把衣服兜塞鼓鼓的,等到别人吃完时,这下有人会拿出来炫耀一下。
上学和工作时,想过年,想回家。等到结婚了,却不想过年了,因为回不了家了,吃不上除夕夜母亲包的饺子了。虽说在婆婆家也可以吃饺子,但终不会有母亲做的味道。
父母给了我们快乐的童年,使我们感到幸福,常常回味。
成长,让我们从索取者变成了给与者。
依各人的能力,我能给与别人什么?上对父母,下对儿女。父母对我们已倾尽全力,我们能够给孩子一个快乐的、长大后可以有所回味的童年吗?但愿,不以自我为中心,更不要在抱怨中浪费时光,珍惜当下不留遗憾。
仔细想想,现代人的幸福感已经不是物质能满足的,尤其是孩子,平日里要什么有什么,大人们总拣最好的给孩子,物质的新鲜感对他们的神经已毫无刺激。但这个时代有属于这个时代的幸福感,万花筒的世界里,我们有能力给孩子留下时光的印记吗?在喧嚣的城市中,你和孩子快乐的时光在哪里度过?幸福的一刻是什么时候?对孩子一生有益吗?孩子有期待和珍惜吗?
你的孩子闹腾着让你带他去游乐场还是想要新玩具,或是背负着重担整天栽在书桌前,无心理睬其他。你陪伴孩子在艺术的熏陶中还是文化的氛围中,或只是在水泥筑起高楼的狭小空间里与世隔绝,除了家长里短,就是感觉生活太苦太累。若说苦,我们比不过父母那一代,那我们有什么理由不知足呢?
我拿什么给孩子呢?
可能,你给孩子买的玩具已堆积如山,但孩子仍像小霸王似的一边仍一边索取。可能,你为了孩子成才,会拼尽全力,但孩子仍脆弱不堪。可能,你带孩子游山玩水饱览世界风情,但他仍会随心所欲的乱扔垃圾和乱发脾气。可能,你的财富够他享尽一生荣华,但他对生活充满绝望。可能,你任劳任怨为孩子付出,孩子终究没有学会感恩。
这样,你会拿什么来满足孩子呢?幸福又是什么呢?
生命有生的气息,有生的持续。除了对其肉身的填充和满足,更重要的是心灵。
农夫栽了小树苗,眼看小树苗缺水生长缓慢,孩子着急想每天给小树苗浇水。可父亲说:“树苗小的时候,因为干旱,所以它才会努力往下扎根。这样,等雨水充足时,就会很快会长大,并且风雨来临时,因为它的根深,所以不会动摇。
父母的价值观决定了孩子的根基,根基不对,费力也是枉然,无关用什么材料建造。
所以,舍弃你无用的材料,构筑起心灵的根基。
幸福感源于内心,而非外面的一切。培养出信念,充满了希望,胸藏着志气,传递出品德,服务于他人。这才是孩子一生的幸福支撑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