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读书笔记之第一回

甄士隐梦幻识通灵 贾雨村风尘怀闺秀

写记事石头的来源:女娲炼石补天,弃下一石于青梗峰下,久经锻炼后灵性已通,遂因自己无材不堪入选补天而自怨自艾,偶遇一僧一道说红尘富贵事,凡心大动,欲到人间去享几年温柔富贵乡,被一僧一道变为美玉,投入人间,成为贾宝玉配饰的通灵宝玉。

脂批在“无材补天,幻形入世”旁批:八字便是作者一生惭恨。我的理解是作者为自己无能在天裂之时扶大厦之将倾而惭恨,颇有悼明之感,但我更倾向于作者是对乱世之中惨遭涂炭的生灵的悲悯。

文章立意应当不是悼明,而是对历代王朝总是由兴起、繁盛到覆灭的历史循环的暗喻。书中“然朝代年纪,地舆邦国,却反失落无考。”脂批言:若用此套者,胸中必无好文字,手中断无新笔墨。暗讽了那些企图用某个朝代去套红楼梦的人。另有一据是书中石头所言:“若云无朝代可考,…,不过取其事体情理罢了,又何拘于朝代年纪哉。”指文章不拘于朝代背景,只取其事体情理。

作者先在乡宦小家处着笔,为后文写贾家的败落作序幕,层层递进。

一写美中不足,神仙人品的小乡宦甄士隐过着神仙日子,但年纪半百,膝下无儿,只有一女英莲。

甄士隐,托言将真事隐去。有人解读为在清代写明末之事会被禁,作者此意是想提醒读者细思此中真事。我更愿意将它解释为真事隐去,只存事理。其人至真至信,豪爽大方,爱才惜才,对贾雨村多番照顾,多次邀他到家中饮酒小酌,更是在听闻贾雨村言自身拮据难备行囊赴京赶考后赠他银两衣裳。他却也是个有命无运的人,先是失女,后又逢隔壁起火祸及自身,只得到田庄里去安生,又逢鼠盗抢田夺地,流落岳父家,被岳父坑蒙拐骗,贫病交加,偶遇一疯道人,舍下妻子,随道人云游去了。

宝黛二人的木石前缘:西方灵河岸上、三生石畔的绛珠草得神瑛侍者的灌溉得以久延岁月,后修得女体,终日游于离恨天外,因未偿还神瑛侍者的灌溉之恩,五内郁结成缠绵不尽之意。恰逢神瑛侍者下凡历劫,便随之下凡,以一生的眼泪报还他。

甄士隐在梦中见到一僧一道入了太虚幻境,醒来又看到一僧一道从远处走来,暗指人世即“太虚幻境”,是个“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的地方。

英莲的命运是“有命无运,累及爹娘”。虽生是个小姐身,却命运多舛,幼时被拐子拐走,受尽虐待,长大后被杀人不眨眼、妻妾成群的魔王薛蟠劫走当妾,被正妻虐待至死,可怜可叹。看了脂批,方知此句作者叹的不独是英莲,而是世间所有有命无运者,三分天下壮志未酬身先死的武侯,精忠报国而以莫须有之罪冤死的武穆侯,家国君父,英雄豪杰,仁人志士,词客骚人,更以及无数说不上名字的草芥。

香菱的一生是:惯养娇生笑你痴,菱花空对雪澌澌。好防佳节元宵后,便是烟消云散时。

贾化(假话),字时飞,胡州(胡诌)人,别号雨村,言以村粗之言,演一出假话。有些才华(不然也不会得甄士隐赏识),有野心抱负(钗于匣内待时飞),时运落魄而在男女情感上过于敏感,在甄家院中不过遇到个有点姿色的丫鬟多看了他一眼,便自以为是美女识英雄的戏码(实则不然),挂念了好多年。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