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晚上上夜班,七点多的时候孩子爷爷打电话来说孩子没有记作业,要写作业,让我帮忙问问。我一听还挺开心想:今天表现挺好呀,主动要写作业。找好作业后发过去,就没再管了。结果回到家里九点五十,孩子才刚开始写作业。我当时就有点生气,忍不住说了孩子几句。但心里知道再说下去自己肯定得恼了,那就又进入以前的吵架甚至恼了揍孩子的模式。我去厨房去准备第二天的早餐,但心里还是放不下这个事情,中间去看了一次,发现孩子再用计算器算口算,我就感觉压不住火了,把计算器给他扔了,批评了他几句,孩子看着我也气呼呼的没吭声。我感觉我要爆炸了当时,赶紧去厨房了。不停地想着“要对孩子有合理期待,他还能天天上学,他讨厌作业还能天天坚持写已经很不错了。我要接受自己现在这个样子,接受孩子现在的这个状态。。。。。。。”过了一会儿孩子过来问:妈妈,你还生气吗?我说:我还有点生气,你先去写作业,我需要自己调整下。孩子回房间了,我弄好厨房的东西,就去洗漱了。
我当时为啥那么生气,因为我在进门之前其实心情就不是很好。忙了一天,夜班也在不停地讲,工作效果不是很好,身体累心累。回到家看到乱成一团的客厅,刚开始写作业的孩子,心情特别糟糕。再一个我在回家之前对孩子已经有了一个预设的结果那就是作业完成,回家就可以洗漱睡觉。结果和预想不一致,情绪就失控了。第三就是虽然一直跟自己说要接纳孩子的现状,努力去调整亲子关系,只有关系调整好了,才能谈学习。做起来有点难。第四,是我没法接受不完美的自己。我不允许自己做自己,我也不允许孩子做孩子。
到十一点的时候,孩子还有一个作文的结尾没写,我觉得太晚了就让孩子睡觉了。孩子让我早上六点喊他起床补作业。今天早上我六点喊孩子起床,孩子写完后又去补了会儿觉。
其实我们是有做过晚上作业规划的,有开过家庭会议。院长讲,说话不算话的孩子是低自尊的孩子,是没有自信的孩子,需要父母信和他信。我们只看到了孩子的行为,因为孩子的行为而生气,还应该看到行为背后的真相。清楚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认清真相是我们解决问题的第一步,我们不是没有解决问题的方法,而是没有解决问题的思维。当出现问题的时候,你的认知会引发你的情绪,进而呈现出行为。不是孩子有问题,而是家长需要成长。
早上我看了奋赢姐分享的一片文章“孩子,妈妈要对你说”,我在想,我真的爱孩子吗?我的养孩儿初心到底是什么?是为了爱他,让他健康成长?还是爱一个附加了一大堆条件之后的孩子?满足不聊这些条件,我的爱就是打折扣的。我又想到我家的孩子喜欢抱着他软绵绵的抱枕睡觉,这是他内心渴望被温柔的关注和对待。
在这里要感谢金姐搭建的背书群平台,背笔记真的有用,它会让你在思索问题的时候找到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