诞生于20世纪70年代末的混沌理论是一门探索复杂性的理论,主要是研究确定性系统中貌似随机性的非线性系统演化的特征,有时也被称呼为复杂性理论(complexity theory)、非线性动力系统理论(nonlinear dymamic theory)、复杂适应系统(complex adaptive theory)、自组织系统(self-organized systems)等等。
混沌理论(chaos theory)是继相对论、量子力学之后被誉为20世纪的第三次科学大革命,它的诞生不仅促使自然科学的大发展,而且也渗透到人文社会科学的各个领域,早在20世纪80年代,混沌理论就介入到心理学的研究,如生涯混沌理论(Pryor,Bright),心理治疗中的混沌理论(BSG),混沌发展理论(Adrienne Harris)。
现代科学定义的混沌,不是指简单的“混乱、无序”,而是指那些不具备周期性和对称性的有序特征,是确定和随机之间一种类随机现象,是无序之中的有序。混沌理论核心的观点主要包括:(1)非线性是自然和人文社会的常态;(2)自组织性:复杂系统内各子系统会按照某种规则自动地由无序走向有序,由低级有序走向高级有序;(3)初始条件敏感性:复杂系统依赖于初始条件,初始条件的微小变化,都可能导致系统最终结果的显著变化,所谓“蝴蝶效应”;(4)吸引子,系统中有三种吸引子:如不动点吸引子,约束着系统到一个静止的稳定态;极限环吸引子,指重复和循环;奇异吸引子(strange attractor),通过诱发系统向不规则发展,使系统产生复杂、丰富、多变和不稳定性;(5)自相似性(或分形理论、全息理论),即局部的结构或功能与整体相似,比如一棵树上的一个分支与整棵树是非常相似的。
混沌理论视角下的心理治疗观:
1、传统心理治疗观认为,有序才是正常的心理,无序是病态的,心理治疗就是需要找到无序的原因,并解除无序的状态,回归到有序。然而,根据混沌理论,在心理治疗中很多看似无序的状态其实是个体处在一种“混沌”状态之中,即一种非线性、不确定、不稳定、不平衡的的状态,是个体从相对简单到复杂的一个必经中介和过程,是个体心理演化的突变阶段,因此,混沌意义上的“无序”并非是病态,而是个人对变化的不适应,是系统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临界点。在这个意义上去看待焦虑障碍就是一个个体适应的问题,而很多青春期问题则是心理系统发展的一个突变现象。个体的无序(混沌)状态是导向更高阶段有序结构的动力性基础,因而在心理治疗中,不是将“无序”简单地回归到有序(旧有的模式),而是帮助个体发展、达到一个新的平衡状态。
2、如果一个系统中各元素之间只是简单地具有叠加特性,那么这个系统就是线性系统,如果一个系统中一个微小的因素能够导致它的幅度无法衡量的结果(蝴蝶效应),这个就是非线性系统,根据混沌理论,非线性才是自然和人文的本质,线性只是一种近似。在线性系统中,服从于决定论,非线性系统中,则具有浮现(emergence)属性(BSG),在传统的精神分析和心理治疗中,比如弗洛伊德的经典精神分析的治疗观就具有决定论的属性,心理问题都被导向了性驱力和攻击本能,或者被简约为自体和客体表征(客体关系理论)以及自体客体体验(狭义自体心理学),而在当代关系精神分析、主体间理论,则关注特异性、情景性以及治疗合作中随机赋予意义的浮现属性。正如生物物理学邻域的Henri Atlan(1984)评论:“如果随机可以有意义,它就是一种秩序;从随机中生成意义的任务就是自组织的全部意义”。这种非线性、不可预测性、涌现属性和自组织性摒弃了传统病理简单直接的三归因法---过去、现在和所处的环境,而是一果多因、一因多果和小因大果、大因小果,以及突变的各种因果属性,治疗过程不再是一个简单的还原过程,而具有不可预测和不可逆性。
3、在治疗系统的“前行”(BSG)中,双元体以及各种过去、现实及想象的关系元素之间,根据混沌理论的自组织原则,会自发地朝向更流畅更协调更整合的方向发展,稳定吸引子会将系统收敛在一个整体稳定的状态,但是从长程来看,本质上是不规则、非线性和不可预测的,其中奇异吸引子具有自相似性和不规则性,使系统保持整体的常态,又扰动着系统,同时系统具有初始敏感性,一个初始元素的微小变化可能导致根本性的显著变化,这需要我们在心理治疗中警惕一些导致偶然性、突变性甚至灾难性变化的事件,可能是一次意外、一件外界看来微小的事件、一场变故或者环境骤然的变化,这些都可能给心理系统和治疗系统带来震荡和破坏,这个不同于正常发展下的无序,也不是暂时性的治疗性僵局和“现在时刻”(BSG),而是真正的混乱和失控,因而心理治疗没有一劳永逸,需要保持谦卑和慎重,极力避免心理蝴蝶效应的发生。
4、在心理治疗中,个体与环境持续的相互作用,整个复杂系统处在一个动态发展(前行)之中,随着诠释和协调不断地积累,某个阶段我们需要稳定在“混沌的边缘状态”,从而量变引起质变,涌现随之出现,相遇(BSG)得以发生,其间非线性、破裂、冗余、不确定、突变及新的整合是复杂系统固有的现象,变化来自于系统失衡而自组织的动力性,自相似(分形)经由不断地叠加,最终可能产生新的经验和模式,这也是复杂性经由初始的简单状态向复杂状态演变的发展过程,复杂性是层叠现象的产物,因而不存在一种单一叙事或标准经验类型(Dennett,1991),因此,正如Harris所言,“分析工作是一种穿越复杂的多因决定的危险区域来协商多重潜能路径的事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