沟通需要智慧,思维决定行为
我是彬城,从一个出口成灾的情商小白到受人欢迎的高级沟通达人,我不仅学会了沟通,更知道如何让你快速成沟通高手,和我一起来学沟通吧~~
我的信念从何起?——心路历程
从小白到沟通达人,我整理了心路历程、思维模式、行为模式以及习惯塑造等个人感悟,结合行业内大咖的看法,将在日后的随笔中慢慢分享。也当是个人成长的见证,几十年后,当我回顾我这一生,权当是给我青春的礼物。
我生在杭州的一个小农村里面,不知道为什么,我们这个乡镇里的村民相比毗邻的乡镇的人,会显得懒散而又虚荣。不过最突出的应当属于当地的一种独特的“语言魅力”了。充斥着语言暴力,对孩子从不鼓励,只有批评和否定,言语中透露出一种“你真是一无是处”的强烈否决。所以看遍许多家族,众叛亲离,妻离子散,青少年犯罪率全市第一,因此也很明显我是怎么样的环境里面长大的。
长大之后我面对了很多烦恼,我不知道怎么样和父母亲沟通才能正确表达我想要表达的意思;面对误解,我不知道怎么样证明自己的亲白;面对外人,我习惯性的评头论足,表现出一副没有教养的状态;和女朋友沟通的时候,我习惯性的说教,总希望她能完全按照我的意思做事……
很明显,我是带着目标在做事的,但是每次沟通完的结果却和我想要的背道而驰。我开始苦恼,烦躁。我努力地抱怨着世界不懂我,抱怨着别人都是无知的产物,抱怨着自己眼瞎遇上了这样的女友,也抱怨自己成长在这样的家庭。当然现在分析,我和邻居的孩子的心理状态是基本一致的。我们国人很多也处在这样的环境里吧。我们习惯性说着 “至少我真实!”,“我只是直性子!”,“人生苦短,及时行乐,不活在别人的嘴巴里”,这样的毒鸡汤我喝了很多年……
直到我遇到了我最好的兄弟,我发现他的父母非常地恩爱,50来岁,依旧恩爱如初,和孩子的沟通氛围里,充满着尊重,遇到事情总是在沟通、鼓励,用协商来取代一味地说教,这大概就是他能考上清华大学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吧。深入感受他们家的氛围之后,我有了人生第一个愿望:虽然我的出生环境不好,但是我要给我以后的家庭一个新的氛围,一种全新的语言环境。
就是这样,家庭的沟通氛围的改变在我心里埋下了根。
我不仅仅要改变自己,也要帮助亿万国人改变沟通模式,让中国人不要羡慕美国的育儿,我们同样可以通过刻意练习实现语言模式的转变。让中国诞生更多应有的“天才”,让夫妻之间不要因为语言的摩擦而错过一段缘分。
如今,在我刻意练习之后,我的家庭氛围得到了巨大的转变。父母的语言模式我很难转变,但是我的小家庭因为我的变化已经变得截然不同,现在的我即使面对巨大的压力,依旧觉得非常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