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背着棕灰色书包走进地铁,习惯性靠近车厢中间的栏杆。就在这时,人涌而至将我逼到坐位旁倚靠的死角处。
我的身体紧贴着坐位隔板边的墙壁,再无可转动的空间。就在地铁门发出警告和预备关上时,从地铁外挤进一对夫妻。
男的留着一头短发,脸部圆润粗黑。他的脖子带着一根圈型金链子,在灯光照射下,像一条环形索蛇一样头尾相连地攀爬着脖子。他的白色T恤衫被圆鼓鼓的肚子,撑得饱满,感觉随时会被撕裂一般。他的双手抱着一个一岁左右的孩子。
他的孩子带着一顶蓝色圆形帽,眼睛睁得很大,单眼皮细眉毛。最可爱的地方是他的脸颊圆嘟嘟的,像一块跳动的皮球。孩子贴身在父亲怀里,没有发出一点声音。
他对妻子说:“还好赶上了。”
她的妻子挤在正对门缝中间的位置,我只能看到她的背影,一头棕黄色马尾辫。她的红色高跟鞋尤为显眼。她听到丈夫的声音,只是点了点头。
地铁开动了。一天的劳累,我也开始渐渐闭上眼睛。就在这时,我隔壁坐位上带着黑色圆框眼镜的女生,伸手拉了拉我的衣角。
“嘿,帅哥,叫一下那个抱孩子的男人。让他到这边坐。”
她从坐位上站了起来,双眼看着躺在父亲肩膀上的孩子。乐于助人,尊老爱幼是我们的传统美德,对此我是非常乐意帮这个忙的。我用手触碰了一下抱着孩子的父亲,示意他有人让坐位给他与孩子。
他的妻子转身对我笑着说:“不用了。”然后示意微笑。原本坐着的女子,重新坐了回去。
而我开始注意到这个家庭之间的微妙交流。母亲开始用言语和手势逗着孩子,孩子乐呵呵笑着。父亲也参与到其中。
地铁开门时,拥挤的车厢泄了一批人。我的空间也变得不那么拥挤,而这一家庭也倚靠在坐位边的墙壁上。
父亲开始捉着小孩的小手,轻轻打在母亲脸上。母亲没有躲,小孩子感觉到很好玩。因而笑出了声来。
父亲觉得挺有意思,对儿子有效果,继续拿着手打在母亲脸上。这一下,打疼了母亲。她狠狠瞪了一眼父亲,他不以为然,继续捉着孩子小手打着。
母亲,没有再忍气吞声而是直接一巴掌甩在父亲脸上。父亲没有生气,反而笑着,像个孩子一样笑着。父亲继续那个“好玩”的动作,而母亲眉毛紧凑在一块,她带着一口方言骂着、喊着。
我有点听不懂她在说什么,但那声音很大。足以令整个车厢的人,放下手机和拔掉耳机。
我看着孩子的眼睛开始孕育着泪花,嘴角不断在抖动。而他的小手还蜷缩着,像一个拳头的样子。他的小手、小脚同时向外伸张,嘴里发出惊人分贝的哭声。
一时间,妇女的责骂声,孩子的啼哭声夹杂在车厢里。有人试图劝解,并无效果。父亲鼓着嘴,一手怀抱着孩子,一手高高举起,然后又放了下来。
地铁门开时,他们下了车。我看着那一家子,还在继续吵着、闹着。两个人的身影越走越远,声音也越来越小。
我的脑里浮现某些想法:“这孩子,从小在这样的情况下长大,会不会发展成有暴力倾向、或者自卑性格、人群恐惧之类的问题?”
我回宿舍就搜索了下有关儿童暴力形成的原因,还看到有一个案例:“2011年时网上疯传的一段‘史上最厉害的小孩打架’事件。”
某地一名7岁女童在家长怂恿下,追打着同龄堂弟,连续用手甩出巴掌打得堂弟满嘴流血。网友痛批,这个家长不但没阻止而是在拍视频。这个过程持续了三分多种。
有路人过来劝架,拍摄者说自己是女孩的父亲,男童的舅舅,并笑着称:“没事”。他说自己从小也是这么练出来的。暴力女孩虐男孩的视频最后,两个孩童被叫回了家,拍摄者说:“下次再打。”
宝宝出现暴力倾向,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在生活环境以及宝宝心理发展期的重要影响。不良的环境造就宝宝暴力的心理。尤其是在1-3岁这个期间,这个是宝宝性格形成的关键。
不良的环境包括家长爱打人、吵架、说脏话,或者存在家庭暴力。父母应该是宝宝良好行为的准则,而不是反面教材。不要让不好的习惯,带到宝宝心里。
家长工作忙或耽于玩乐,很少照料宝宝,很少跟宝宝沟通,宝宝内心孤独,也会导致宝宝以打人行为来宣泄。在这种情况下,家长需要多花时间陪伴宝宝,好好重建孩子内心深处的安全感,就十分重要了。
最后,类似于宝宝无意间看到暴力、有打斗场面的电视节目、或者血腥的动画片场景等。宝宝会模仿电视节目,让自己成为那个“英雄”(施暴者),对周围人进行打击。而宝宝并没有意识说,这个会把人家打疼,或者会造成什么样的后果。
多陪陪孩子是避免儿童暴力的最好方法之一,帮助孩子,构建更好的生活环境,营造更好的发展未来。这也是大人们要如何看待孩子的成长、使命与责任感之间的相互关系。
陪伴,将会用温暖打破寒窗。
恐惧,也将沉于大海。
爱,也因此会来到你我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