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是高三的时候,那时我是文科班,一部分原因是我深爱着历史,一部分原因是物理化真的太差,化学二十多分的成绩,让我在高二分班的时候毅然决然选择的文科。
我不算是一个有很好的创造力的人,高三的时候养成了一个习惯,看见好的句子,好的词汇都会马上把它们记在手机备忘录里。高三的日子是难熬的,总有歇斯底里的时候,那时候手机的备忘录,记录着我在每一个在崩溃的边缘的挣扎和渴望。那部手机在我高三拍毕业照的那天丢了,想着,也是让我告别了一季的青春。
我不是一个聪明的人,学习并不好。高三是我奋发图强的一年。那时候的学习是歇斯底里的。然而第一次测试的结果并不理想,糟糕的成绩好像一盆冷水,浇灭了我的热情,在今天提起可能连挫折两个字都算不上,可在彼时有着真真切切的疼痛,挫败的无力感深深的席卷着我。那天晚上我没有在家住,去找了朋友,一个人在夜里想了很久,拿起了手机,第一次在备忘录里写下属于我自己的文字,“有时,放弃不一定比坚持来的容易”。那时候,无数个夜晚,那些文字,那些我笔下诞生的小精灵,它们温暖着我,陪伴着我内心无数次的崩塌和重生。
写到这,发觉我好像偏题了,关于那些琐碎青春的日子,想起来,总会不小心絮叨很多,那是我最可爱,无数次怀念无数次又不想重来的日子。
珍贵的东西只经历一次,只可拥有一次才是最完美的,不可重来正是它珍贵的意义。
对我来说,关于文字最开始的启蒙应该是初四的时候买的一本七堇年的书,叫《被窝是青春的坟墓》。当时买只是觉得封皮很好看,淡蓝色的鸟和泼墨的钟。它让我接触到了一个全新的文字世界,让我知道了文章不是只有老师讲的排比比喻的堆砌,这本书在后来三年的高中生活中被我看了四遍。高一高二的时候开始迷恋上了看小说杂志,紫色、读者、疯狂阅读、爱格,甚至那时候还看过一点文言文版的东周列国志,也爱上了看人物传记,三毛、海子、林徽因、纳兰容若开始成为了我作文中的常客。
那时候写了一篇关于保持本心的作文,我的作文在当时确实很出彩,“阆苑”、“司马青山”、“蒹葭白月光”,我把无数华美词藻的堆砌成高塔,这是我的作文。那时写的文字,形式上真的很美, 看的是它构成的恢宏场面,而不是本身的意义。
一些词一些例子,开始的时候确实给我带来了很多的甜头,可后来越写越觉得没有意义,也发觉自己想写的不是这些,食之乏味。开始想为文字注入我自己的灵魂,之后,无数次发觉自己的幼稚。一个人写下的文字体现着一个人的思想,那时的少年,美好且稚嫩。
慢慢的,开始学着用笔记录身边的小美好,提笔写下内心稚嫩发芽的文字。彼时傍晚,课间自习,无数为梦想奋斗的孩子,笔在纸上沙沙作响,余晖散落处刻画着少年的青涩轮廓,“透过指缝散下细碎的金色光芒,映照出少年旧时的模样”。
如今,孩子们也都已长大,散落于时间的记忆里,各奔天涯。高考前夕有一个三天的小假期,记得彼时那个夜晚,月亮很大很圆,我和宁走在路上,高谈阔论,未来可期。
十几岁是青涩的年纪,站在青黄不接的十字路口,笑的灿烂,哭的糊涂。高考的前夜,在备忘录里写了很多字,现在只记得最后一句话,得之我幸,失之我命。
好几天没有上简书了,作为考研难民之一,高中毕业后真的再没想过还会看数列,几何。
分手两个月了,我不算是一个痴情的人,真的从来没有想过,我会对一个人的一切都绝口不提,会真的逃避任何与她有关的人事物。浑浑噩噩的三天,瘦了八斤。也曾想过,把我们的爱情写下来,毕竟我们的故事也算得上轰轰烈烈,拿起笔,发现我写不出开头和也写不出结局。
两个人能在一起的时候好好在一起,爱情就没有那么苦了。曾经植入骨血的亲密,到现在两两相忘的冷漠,多么老套赚泪的剧情。
想了想,关于你和我,一个词概括是“缤纷”。
去年十一的时候我们这出了一个交通事故,客车侧翻,看了现场,满地的血和玻璃碎片。想过,如果我在车上,能打最后一个电话,我想我会打给你。和朋友提起时,她说“你知道么,我就坐的那辆车的前一辆。”一瞬间感觉心紧了一下。记得最后给你发的消息,我对你说,如果这是我最后一次出现在你的生活里,如果我不在了,你会不会,会不会有那么一点点的后悔,后悔没有和我说最后一句话。
原谅我是个懦弱的人。在我最难过的时候接触到了简书,我想好好的,好好的生活,好好的学习,努力的想把不愉快的一切告一段落。我想经历过这么一段过程,悲和喜会变得波澜不惊。
高中的时候养成的习惯,看到什么想到什么就会把它记录下来,这个习惯也一直保留到现在。前几天看见在另一个软件里,看见2017年自己发的帖子。
一瞬间的醒悟,突然好感谢两年前的自己,温暖了现在的我,那个时候笑就是笑,哭就是哭。丁香花开,足够开心整个夏季。想的简单,可爱单纯。
失恋总有一段戒断期,在想的通和想不通之间辗转反复。
前几天做了一个梦,梦到你来找我,我哭了好久,之后没有见你。终于我也用了足够的勇气和决心放下了你。原来忘掉一个人,并不需要多么宏大的仪式,只是在一个平淡的日子里就这样忘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