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七年级新生报到,新老师还没到位,让我们临时安排一下。
屋里二十多位少年在那等我,眼睛里放着光,屁股下坐着的,似乎不是板凳,而是火箭,只需一按电钮,“嗖'地一下就升空了,那是刚升入新学校的兴奋,实在按捺不住,我懂。
任务不多,点名,了解一下学生到位情况,然后,把教室里原来的旧桌凳,搬到楼后换新的。刚说到搬桌凳,立马就有几个少年起身欲冲出去,这些孩子,猴急猴急的。我又拍了几下手,目光在教室里来回扫射几遍,才又安静下来,继续交代桌子要送的地点,注意事项。
好长时间,没跟这么大的熊孩子打交道了,我高估了学生,低估了困难,我说,女生搬凳子,男生搬桌子。女生一窝蜂去搬凳子了,有的掂起一张凳子就往外走,被我喊住才又抓起第二张。
而男生,只有十来个,有几个,还是小不点,桌子要两个人才能抬下楼。几个男生很吃力地送下去,一会儿又来一趟,几个来回,有的小脸已经热得红红的,今天微凉,有个男孩后背竟渗出了点点汗。
我看着心疼,招呼他们歇歇再干。
女孩子个子偏高,有的已经像大人了,但心眼多,下去一趟,就不再回来。慢慢的,返回的人越来越少,这是在熟悉的学生中不会出现的现象。我发现了自己工作的失误,由于分工不公平,造成老实人多干活,耍滑的人占了便宜。
我让人去喊班长,要调整任务,班长是女生,也在耍滑的人之列,我不认识她,托人叫了几遍才慢腾腾过来。我对班长说:“不要你干活,还有8张桌子,你去找16个人,把桌子尽快搬完。”班长很高兴地走了,不过,似乎并没准备好好完成我交代的任务。过一会儿来搬桌子的,还多是刚才几个男生,其间也来了几个女孩。
当还剩两张课桌时,再无一人过来,我守着空荡荡的教室开始酝酿这篇作文。
校园里来了不少送孩子的家长,站着,坐着,聊着的都有,眼睛大都盯着上楼下楼搬凳子的孩子,寻觅着自家那个熟悉的身影。大人闲着,孩子忙着,这似乎太不近人情,有的家长就到大门外,给孩子买来了水,还有几个家长实在看不下去,亲自上楼帮孩子搬起了桌凳。
间隙,我走到几个家长身边,与她们搭讪,看年龄多半是奶奶辈的。
“看孩子干活,心疼不心疼?”
”不心疼!“
“不心疼!”
“心疼啥?这是好事。”
几位家长七嘴八舌,跟我说起在家让孩子买酱油买醋的琐事。
“我看见你刚才去帮忙了?”我懒得绕弯子,直接笑着问一位家长,这位家长穿着很高的高跟鞋,刚才楼梯口我看到了,还送我一个笑脸。
“孩子在家没干过活,我看他又是搬桌子,又是搬凳子,就去帮忙了。”她依然笑着对我说,有一点不好意思。
其实她不必自责,我还陪孩子上大学了呢,当时,分发东西的同学对我说:阿姨,给您的孩子一次锻炼机会好吗?我的脸似乎也红了,其实,我就是想帮孩子拿点东西。
我的温柔和笑容应该看起来很有亲和力,家长们和我相谈甚欢,最终达成共识:该让孩子锻炼锻炼。
孩子们领到新桌凳,又高兴地回到教室,又有几位家长跟过来,看孩子的座位,教室外面,几位家长带的小朋友在玩耍。
我告诉家长,这都是临时的,还要分班,重新分老师,她们才极不放心的离开。
我走上讲台,又一次狠狠拍几下掌,眼神里估计还透着凶巴巴的光。
先表扬了大家刚才搬桌凳的热情,表扬了男子汉们的能干,特别表扬了那两位红了脸、湿了背的男孩。然后,开始批评,不点名,只说现象。干活多不是傻,得到了锻炼赢得了赞美,老师和同学都看在眼里。偷懒耍滑不是占便宜,会失去锻炼,失去信任,失去朋友。
还有,教室里还有两张桌子,应该谁来搬?是老师?是家长?当然,希望是我们同学,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老师等着结果。说完,我走出教室。
片刻安静之后,还是几位男生主动搬走了桌子。
开学第一课,我意犹未尽,里面的学问很多,值得认真备备课。学生的思想里,有很多空地等待开垦,种什么,怎样种,这是个慢活,咱有的是时间探讨,我相信,三年时光,走出校门的,又会是一批阳光少年。
家长,该怎样陪伴孩子成长,也需要好好想想,当个大事想想。
学生离校之后,我悄悄采访一位资深班主任:桌凳搬得顺利吗?
答:挺顺利!
啊!我眼都瞪圆了!
又答:两人一张桌,任务清楚,分工明确。
过一会儿,又送我一碗鸡汤:方法比过程重要!
想起一句俗语: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
如此说来,我飞速成长的,只是年龄,并不是经验。
都别拉我,我想找个没人的地方哭一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