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2月21日 周六 真问题or假问题

      在一个小学家长群里,一位家长提出了她的困惑,问孩子上课不专心听讲,总爱做小动作怎么办?当时我试着回答她的问题。

      1,同理对方感受,回应对方情绪。我能感受到她的焦虑,首先共情了她的情绪,她认可自己确实焦虑。当帮助家长看到她的情绪时,她才能意识到,有效稳定自己的情绪。

      2,我试着确认家长反映的问题是否符合事实。但在交流中我发现其实家长对从老师那里反映的孩子的真实情况并不是太了解。家长最开始反映孩子是因为课程都会才无聊,所以上课不专心。但在后来改变了沟通方式后,从孩子那里了解到,孩子是因为老师讲课听不懂,觉得没意思。

      3,后来家长反馈说孩子是一个性格特别内向的孩子,问什么都不吭时,我意识到家长和孩子的亲子关系并不好,孩子不愿意和家长沟通。当我提醒她时,她意识到了,调整了她与孩子的沟通方式,和孩子顺利沟通达成协议。

    最后令我欣喜的是,那位家长由关注孩子的问题而回看自己的问题,知道是自己性格太急,说话总是责备,才导致孩子不和她交流。

      晚上魏老师讲“孩子的问题分析”时,提到了真问题和假问题。家长问,孩子不起床咋办?虽然问题只是简短的7个字,但是魏老师却从里面解读出了很多的信息:1,家长想过或者用过很多的方法。2,用过的方法无效。3,家长的心情应该是纠结、焦急、无奈等各种情绪纠结在一起,情绪很不好。4,亲子关系一定不好。

      这个案例中的“不起床”其实是个假问题,真问题是“家长的情绪(与自己的关系)”和“亲子关系(他人的关系)”。如果家长的情绪不好,亲子关系不好,那么不起床这个问题即使告诉他很好的方法,都不会能够有效的解决。

      所以当遇到孩子的问题时,我们一定要问问自己,我看到的这个问题是个真问题还是假问题,只有确定了问题,我们才能够明确解决问题的方向,有效解决问题,才不会南辕北辙。

      感恩魏老师的大爱智慧引领!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人生的路归纳起来无非两条:一条用来实践,就是正在走的这条;一条用来遗憾,没事想想就好了。 其实如果再给你一次选择,...
    白马Ya阅读 3,180评论 0 0
  • 我有一个妹妹,跟我相差十岁。 她出生的时候,我上小学。我很不喜欢她。因为她的出现,我敏感地认为,我不再是家里唯一的...
    花间一壶伏特加阅读 1,638评论 0 0
  • 劳动是一个中性词。劳动的反义词是休息。 如果劳动光荣,休养也非可耻。 要莫,劳改改为休改吧。
    闲乡阅读 4,010评论 0 0
  • 时值盛夏,灼灼的阳光落满了庭院。墙角有不知名的小花零星的开着,黑白色的猫趴在一旁打盹。 纱质的帘子忽的飘起,有风吹...
    水千山阅读 3,427评论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