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学森夫人蒋英说:当年回国千难万险,美国人引诱我们在日本下船,幸好暗中有人相助,我们才逃过一劫

钱学森夫人蒋英说:“当年的回国路千难万险!美国人引诱我们在日本下船,如果我们在日本被枪杀,那看起来就跟美国人没有关系,他们就不用负任何责任,美国人就坏到这个程度。”

[图片上传失败...(image-e467f7-1733407985147)]

在回国的时候,蒋英跟自己未成年的孩子说:“有危险的时候要替父亲挡子弹,你们父亲的命比我们更重要。”

不但是孩子们,就连蒋英自己,在登船的那一刻,她就决定好要替钱学森挡子弹的准备,她说:“中国可以没有蒋英这样的歌唱家,但不能没有钱学森这样的科学家!”

在钱学森上船之前,他收到一封来自父亲的电报:“路上当心,中途不要下船!”回国之后,钱学森问过父亲,结果他父亲却说,自己并没有给他发过电报。

[图片上传失败...(image-d85ce1-1733407985151)]

其实,钱学森收到的神秘电报,是由我国外交部以钱学森父亲的名义发出的,他们这样做是为了保护钱学森回国,以免美国方面施加压力带来麻烦,才不得不采取这样隐蔽的方法。

[图片上传失败...(image-af6a0b-1733407985151)]

关于回国的这一段经历,钱学森在采访中表示自己收到电报后,硬是在船上待了 22 天,期间船在很多地方都有停靠,也有很多人下船,甚至邀请他们下船,但他们一直不敢下船,他说:

“我不能够去,我一离开这个船,就是离开美国的领土,美国人对我不负责了,那也许他们想办法把我整死,怎么难受也憋着。”

[图片上传失败...(image-9b5cdb-1733407985151)]

[图片上传失败...(image-fc82dd-1733407985150)]

从这些话中就可以得知,光是回国这一条路,钱学森要面临着多大的压力,冒多大的危险,才安全地回国,回国这条路,他足足走了5年......

钱学森可以说是真正的卷王,在交大读书时,他不爱听课,总坐在最后一排,但他每次都考第一。

1931年,九一八事变的爆发,接着1932 年,日本的飞机疯狂轰炸上海,一·二八事变爆发,那时还在学习铁道机械工程专业的钱学森,也经历了这场灾难。

<o:p style="-webkit-tap-highlight-color: transparent; margin: 0px; padding: 0px; outline: 0px; max-width: 100%; box-sizing: border-box !important; overflow-wrap: break-word !important;">[图片上传失败...(image-c2a9ff-1733407985147)]</o:p>

他看着天空中的日本飞机,深刻认识到,航空力量在现代战争中的重要性,虽然铁道工程也重要,但航空能够保护自己和国家,如果没有反击的工具,那么再多的铁道工程都会被敌人炸毁。

于是,他利用课余时间学习航天工程,1935年,钱学森就这样考上了清华留美公费生,24岁进入麻省理工学院,仅用一年时间拿下航空工程硕士学位。

1936年,钱学森前往加州理工学院学习航空,成为知名力学大师冯·卡门的得意门生,之后,钱学森参与美国绝密的“哈曼顿工程”—— 导弹核武器的研制开发工作。

1938年,钱学森和导师冯・卡门一起完成了高速空气动力学问题研究课题,建立了“卡门 - 钱学森”公式,解决了当时航空工程面临的重大难题。

年仅28岁的钱学森,一跃成为世界知名的空气动力学家。

1940年,钱学森独立完成了《关于薄壳体稳定性的研究》,这一研究成果,为后来的航空航天工程中飞行器结构设计,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持。

钱学森在美国声名大噪,成为世界知名的科学家,受到美国科学界以及军方的高度认可。

1942年12月份,钱学森拿到在美国从事军事机密研究的许可证,他曾与美国国防部科学咨询团,到纳粹德国进行考察,探索法西斯地区的最新军事机密。

回到美国后,他为美国的陆军航空部队完成了一个远景规划——《迈向新高度》,该报告共13卷,钱学森参与第3、4、6、7、8卷和技术情报附录部分的撰写,为美国航空航天事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战略指导。

[图片上传失败...(image-fee164-1733407985147)]

1944年,钱学森成为美国空军科学咨询团成员,并被授予上校军衔。该顾问团除他以外,其余都是美国人。接着,他还拿到了美国最高军事机密的金色证章,拥有随意出入国防部五角大楼的资格。

美国第一架超声速飞机,也是钱学森负责规划的,他经常与老师冯・卡门,一起到美国各大空军基地去视察。

就连美军航空母舰,和太平洋小岛短跑道上军用飞机,和重型轰炸机配备的火箭助推器,也是钱学森的科研杰作之一,这一成果大大提高了美军飞机的性能和作战能力。

靠着这些履历,钱学森本可以在美国享受生活,然而,他却又放下一切诱惑回国,仅用10年时间,就把中国导弹技术从0推向了世界前列。

[图片上传失败...(image-b70dcb-1733407985147)]

1949年,新中国成立的消息传来,钱学森归心似箭,美国政府得知他想要回国,使出浑身解数,威逼利诱想要留住钱学森。

首先就是在薪资待遇,在原来的基础上给他翻倍,然而,钱学森却始终心系祖国,坚决要回国。

接着,美国又以优渥的待遇和良好的科研条件引诱他,但钱学森还是不为所动。在他的心中,祖国的需要高于一切。

美国见软的不行,便采取强硬的办法。

1950年,美国以钱学森可能是共产党员、涉嫌向中国泄露美国机密等无端理由,吊销了他的涉密研究许可证,让钱学森无法在美国进行科研工作。

几个月后,美国无理拘禁钱学森,被关押的 15 天内,他遭受了巨大的精神和身体折磨,暴瘦 15 公斤。

后来在导师冯·卡门等人的努力下,钱学森被保释出狱,但美国政府仍然对他进行了长达5年的监视和软禁,限制他的行动自由。

[图片上传失败...(image-640b29-1733407985147)]

但钱学森依然没有放弃回国的想法,他从始至终都相信自己的祖国,而就在他美国人软禁期间,写出33万字的著作《工程控制论》,为解决工程设计中的系统辨识、最优控制、反馈的利用等问题给出了方法。

得知钱学森被美国软禁回不了国,我国用11名美国战俘,才换回钱学森回国的机会。

1955年,钱学森一家终于登上“克利夫兰总统号”轮船,回到了祖国的怀抱。没人知道,钱学森当初毅然决然地选择回国,到底放弃了多少东西。

回国后的钱学森,面对百废待兴,科技基础薄弱的新中国,他带领着众人不畏艰苦,日夜研制,中国的导弹、原子弹、氢弹以及人造卫星等重大科技项目都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

让中国,在短短的几十年里,从一个相对落后的国家,发展成为一个在世界上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大国。

钱老不止是中国航天之父,还是中国导弹之父,中国自动化控制之父,和火箭之王,是中国航天事业的主要奠基人之一,是他让我国的核武器从无到有。

看完书籍《走近钱学森》,才明白钱学森的伟大之处,在当今时代,我们太需要像钱学森这样的科学家,需要更多的人去传承和发扬他的精神。

[图片上传失败...(image-208baa-1733407985147)]

他是国家的英雄,是我们民族的榜样,我们应该永远铭记他的功绩。

钱学森的一生,是奉献的一生,是为国家科学事业拼搏的一生,在祖国需要时,他毫不犹豫地放弃国外的优厚待遇,回到祖国,投身于艰苦的国防事业,为祖国的科技事业奉献一生。

我们如今的岁月静好,盛世中华,都是因为有他在默默地替我们负重前行,他才是我们要追的明星。

摸一摸我们背后的脊梁骨,有一根是钱学森给的,是他让我们在世界中站了起来,向钱学森致敬!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