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来没有想过老鼠为什么叫老鼠。近日读到贾平凹的《老鼠》,他说老鼠之所以叫老鼠,是因为生下来就长胡子了。
这一说法通俗、形象,颇有让人喷饭之趣,又似乎也很站得住脚!胡子,在现代中国人眼里,是上了年纪的标志,比如称某人“胡子大叔”,那么这人的小鲜肉时代肯定在N年前早已成为过去式,而“白胡子老爷爷”应该是"胡子大叔"的父辈甚至祖辈。胡子的长度和颜色的深浅大约和老的程度成正比。当然,文艺青年、时尚达人除外!
然而很快就会发现贾平凹如此解说老鼠名字的由来实乃戏说。在古代若是以胡子为依据判断男子的年龄,那就好比现代人用“头发长见识短”来衡量人一样不靠谱!汉朝男子16岁就开始蓄须,唐朝稍晚二三年,明朝20多岁就长一脸大胡子的男人比比皆是。
以关羽为证,他提着青龙偃月刀和张飞一起追随刘备时的形象是“髯长二尺”,人称“美髯公”,他当时才23岁!离"老"还有八千里路云和月呢。
难道现代才开始称鼠为老鼠的?恐怕非也!西汉易学家京房所撰的《京氏易传》里说吴方言称“鼠”为“老虫”,由此看来我们吴方言人将“鼠”冠以“老”已至少有两千年了。所以这个"老"字绝对与胡子无关。
再说,老鼠、老虎是生下来就长胡子的,故无论幼长,一律打趣为老字辈,那么同样生下来就长胡子的猫为什么不统一叫老猫?一旦叫"老猫"那就跟老人一样上了岁数呢?还有,不长胡子的鹰为什么叫老鹰,不长胡子的鸦为什么叫老鸦?
可见,被冠以老*的动物,与长不长胡子没有必然关系,和年龄也不一定相关。就像我们称传道授业解惑者为“老师”一样,年轻的称之为“小老师”,有了二三十年教龄后便成“老老师”。也和我们常听人自称的“老子”“老娘”“老阿姨”类似,他们其实未必老,且大多数人倘若别人称之为老是要生气甚至要怒怼的。
那么老鼠到底为什么叫老鼠呢?看到某篇文章中有如下解释:
第一种解释:鼠像老年人一样,不劳动,所以叫老鼠。《论语》中有一句“老而不死是为贼”。这样说当然不对,老人是要尊敬的。但这毕竟是历史上的一个说法、一种观点。老鼠也是“贼”!
第二种解释:鼠老奸巨猾,古人为了突出鼠的狡猾,所以叫老鼠。
第三种解释:老是做坏事、搞破坏的鼠,叫老鼠。
第四种解释:“鼠”,单音词。单说一个“鼠”,怕人听不清楚,加上“老”字,成为双音词,比单音词听得清楚些。这样用法的“老”字,称作词头。如生活中的“老王”“老李”等。
第五种解释:鼠在十二生肖中排第一,所以叫老鼠。
第六种解释:据李时珍《本草纲目》记载,“其寿命最长,故称老鼠”。可鼠的平均寿命只有两岁到两岁半,活到三岁的已经十分衰迈了,个别的还能活到四五岁,但这已是“老寿星”了。由此看来,老鼠的寿命并不长。那为什么会有“鼠寿最长”这一说法呢?因为鼠的繁殖能力很强。俗语道: 一公加一母,三年二百五。一般情况下,幼鼠经过两三个月就能发育成熟。一对成年鼠一年后会有一万五千只后代,可谓十世同堂。因此,古人以为鼠的寿命很长,便叫它老鼠了。
存在即合理!每一种解释都有几分说服力。但是问题来了,老虎、老鹰、老鸦、老牛何以谓之老虎、老鹰、老鸦、老牛呢?
且看百度汉语上“老”字的十多个义项:
1.年纪大,时间长,有经验,陈旧的:~当益壮。~朋友。~练。~化。少年~成。~马识途。
2.对年纪大的人的尊称:吴~。~人家。~大爷。
3.极,很:~早。~羞成怒。
4.老年人:敬~院。扶~携幼。~有所为(wéi )。
5.晚年:~年。~境。
6.敬老,养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7.总是,经常:~是生病。
8.原来的:~地方。
9.与“嫩”相对:黄瓜长~了。
10.词头,用于表排行,用于表相互尊称,或加在某些动植物名前构成多音节词:~大。~鹰。~倭瓜。
11.老子(中国先秦思想家)及其学说的简称。
12.死的讳称:~了。
13.〔~板〕指业主或企业的经营者。
14.姓。
14个义项中,我觉得第10项比较说得通:是个词头,加在某些动植物名前构成多音节词。除了老鼠、老虎、老鹰、老鸦、老牛之外,还有两种动物,一种叫“老公”,另一种叫“老婆”。
不过我非语言专家,只是一时兴起,胡说八道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