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阅读?你没听错,是“数学阅读”!(附小学数学课外书单)

为什么学数学也需要阅读?

学习数学有3个环节:一是听课,二是做题,三是读书。三个环节缺一不可,而读书就是“数学阅读”。进入初中后,有的孩子越来越听不懂数学课,问题就是出在“顾不上阅读”。

根据学生心智发展的程度和课程内容展开的情况,小学高年级和初中低年级是培养数学阅读的最佳时期。

不过,数学阅读可比语文阅读有难度。因为从小学高年级和初中低年级,随着数学符号和图形越来越多,数学定理越来越多,逻辑思考的体系越来越庞大,越来越严密,数学阅读中对理解与思考的要求越来越高,学生只有完成从具体到抽象、从零散到逻辑的转折和跨越才行。

指导阅读,也要讲究方法

指导学生读书时,可以给同学们讲自己小时候读数学课外书的故事,引发孩子们的阅读兴趣。

上小学时,数学老师说,只要你们考到100分,就奖励数学课外书阅读一个星期。课外书故事中的问题至今记忆犹新。

比如,《聪明的园丁》:公园中心有九棵小树排成整齐的三行三列。一个园丁每天要推车到树边浇水,而他的车子拐弯和后退都不灵活,只有前进才轻便。所以,行车路线要尽量减少拐弯次数才能提高工作效率。后来,他琢磨出一个巧妙的路线,车子只要拐三次弯就可以浇一遍水。

那么,他到底是怎样走的呢?(提示:不要总是想在有树的位置转弯。)

文章整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友情链接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