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江湖飘怎能不挨刀!
这似乎是人生的写照。这些外来的“伤害”是让人难受的原因。人生活在世界中,怎么能摆脱这些伤害呢!即使你与人为善,与世无争,只要你占据着空间,就可能侵犯了某些人的利益,或者成为别人进步的台阶,正如自然界一样,生命的生长靠的是吃掉其他生命,老虎吃掉羚羊得以存活,青草靠老虎等的尸体获得生长必须的元素。
除了“伤害”的痛苦,还有“失去”的痛苦。荣誉、金钱、亲人、友人等的失(离)去都会带来痛苦。
还有“得不到”的痛苦,亲情、爱情、尊严等的缺失也会带来痛苦。
当然还有一种“得到”的痛苦,很多汲汲追求的事物,一旦得到,就了无生趣,这种痛苦虽有实在的物质收获,但随后漫生出的无聊和空虚,同样啃啮着人心,得到的越多,这种无意义的痛苦越无边。
我们会看见那些经常性满脸愁容的人,也会听见不自觉的或轻或重叹息的人,一旦深交,我们还可能发现表面平静抑或风光实则内心痛苦的人。
人的情绪往往不受理智的控制,会自动自发的荡漾出来。年轻人失恋了,难道他不知道天涯何处无芳草?难道她不懂得爱情需要互相倾慕才幸福?理性中都明白得很,但就是难受,即使说服了自己,又禁不住“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人与人交往,谁又关注你的这份伤痛?
人在社会上行走,很难得到心灵的理解与抚慰。这才有“人生难得一知己”慨叹。
我们为什么需要知己?没有知己不行吗?
没有知己,实践证明,可以,死不了,因为绝大多数的人就是这么过来的。众多的死亡,几乎没听说是因为缺乏知己。
唯其少,才显得珍贵。才有很多人渴望知己。
不过,我老人家发现,对知己的渴慕跟人有关,跟年龄有关。
很多天才和强者不需要知己,因为他们身边围绕着太多的“知己”。
很多年龄大的人不需要知己,因为心如死灰无欲无求,知己又如何。
渴求知己的一般是青春期左右的孩子,或者是自卑而需要被看见的人。
前者是成长的需要,虽然他们此时追求独立,但同样需要认同,很多小男生小女生谈恋爱,与其说是异性相吸,不如说是互补个性的知心理解与体贴,孤独的心灵才得以慰藉。
自卑的人,苦苦泡在不自信里,每一屡承认的阳光,都会得到最大的利用,长出好几片绿叶。
面对这些处在难过中的人,最好的帮助就是关爱和抚慰。
有人想法不同。
一种是道家的,“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一切都是自然之道,不必过多干预。
一种是指方向给任务,让成长的光辉扫荡脆弱的心理。青春期,躁动不安,谁都不服,那就把力量用在学习和工作中,让你的激情在创造中获得尊严;自卑,收起你的布尔乔亚吧,唯有强大才能让你挺起腰杆。黑格尔说得更血腥:“自卑往往伴随着怠惰,往往是为了替自己在其有限目的的俗恶气氛中苟活下去作辩解。这样一种谦逊一文不值。”
这两种都有道理,第一种态度的背后原理是“上赶着不是买卖”,你不能叫醒想睡觉的人。第二种则秉持着最实在的帮助是逼着你成长,你成长了,就能靠快乐驱走难过。
其实,以上的分析还是一种单线思维。一个人的成长关涉多种因素;一个人的难过,原因是复杂的,当事人也可能说不清楚。任何单线思维都是幼稚的。
面对他人的难过,也许怎么做都是对的,也许怎么做都是错的。出于同情,可能让事情更糟;出于冷漠,也许激发了对方的斗志。
不过,对难过的人,请尊重;难过的人,要自强。
解铃还需系铃人,你的难过,只能你自己品尝;你的快乐,只能靠你自己赢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