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听说过不用管教孩子吗?作为一个家长,第一次接触到这本书,就被它吸引住了,认为,该书颠覆了本人之前的育儿观,十分新奇,现把其中某些内容,分享给各位————
一、既不批评也不表扬的育儿方式
批评不是育儿的好方法。一来没有人喜欢批评,二来批评会带来负面影响。关于批评,主要有三种情况。
①受到父母关注,是孩子的重要需求。当孩子规矩做事得不到回应时,就会故意做一些被批评的事,以获得关注。
②有些孩子做错事,不是故意,而是不知道自己的行为需要改正。这时,父母要做的不是批评,而是耐心解释。
③批评在当下见效快,并非真的有效,而是因为孩子害怕父母。久而久之,这种顺从会使孩子逃避批评,做事消极,变得懦弱。
二、.避免孩子依赖表扬
除了批评,表扬也不是育儿的好方法。因为孩子可能会依赖表扬。一旦得不到表扬,孩子便不好好做事了。同时,也需要让孩子明白,不是所有人都会对自己好言相向。
当孩子做出良好行为时,可以用“谢谢”。比如,孩子在公共场所很安静,可以说:“谢谢你这么安静。”这样能让孩子获得对他人的贡献感。
如果孩子能从一个行为中获得贡献感,就不会再做让家长头疼的事了。
三、不要对孩子的课题横加干涉
纪伯伦说,孩子“凭借你而来......却不属于你”。
父母给了孩子生命,却不能代替孩子过一生。当然也不能决定孩子的人生。而挫折和失败也得由孩子自己负责。
四、体罚没有任何意义
一般情况下,父母厌烦孩子的,不是其要求的内容,而是诉求方式。但是,有些时候父母也不会好好表达,也会感情用事。
所以,一来父母需要引导孩子好好用语言表达诉求。二来,对待孩子时,父母需要注意,体罚并不是教育,而是报复,是为了给自己的愤怒找一个正当理由。
批评即使没动手,某种意义上,也等同于体罚。
五、如何让孩子会学习
1.让孩子感受到学习的喜悦
2.父母不要开口只谈学习
如果真的希望在学习上能帮到孩子,父母可以参考以下三点做法:
①批评百害而无一利。必须和孩子建立良好的关系,孩子才愿意接受父母的意见。
②帮助孩子学会友好待人。人生不只有竞争,还有朋友。切莫让孩子成为学习很好,却只知道考虑自己的人。
③让孩子体会到贡献的价值感。引导孩子乐于助人。具体地对孩子说“谢谢”“你帮了大忙”之类的话。贡献感能让孩子体会到自己的价值。
3.不要因为是考生而在家中享受特殊待遇。
4.不要俯视孩子
六、赋予孩子面对人生的勇气
1、学习应该认真,但不必过于沉重。
2.发现孩子的闪光点
3.帮助孩子靠自己的判断决定人生
作为父母,所能做的、应该做的是:帮助孩子靠自己的判断来决定人生,而不是替他们决定。
怎么样?是不是跟我们平时的观点有所不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