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跑线》穷人家的孩子可以打破阶层,走向上层社会吗?

《起跑线》看完已有一个多月,直到现在才提笔写下自已的想法。

影片的故事大致是这样的:一对印度的中产阶级夫妇,为了让女儿米娅接受更好的教育,想尽了各种办法去一流学校读书的故事。

拉吉和米塔作为父母单纯想自已孩子未来有一份好的工作,美满的人生。但对于精英阶层的人来说,他们是企图分走属于他们的教育资源,以及企图实现阶层迁越的三级跳。

说到这里要了解一下印度的历史文化,古印度是种姓阶级制度,具有严格的社会等级分层属性,只能和同阶层的人通婚及交往。

这部片子深刻地表现出印度社会阶层的严重分化、教育不公平的现象。

 一、中低阶层就读贵族学校难

米娅没被贵族学校录取,因为她的父母只是开服装店
米娅被孤立,因为她说印地语,英语是印度精英阶层教育的标配


而他们只是在集市开服装店的普通生意人而已

社会阶级外在表现,衍生出教育分层,也就是教育不公平。上层精英阶级相较于其他阶层人士更容易进入一流贵族学校,这是为了保障学校的声望和资金。

印度贵族私立大学本质是上层阶级的服务机构。

二、认知水平的局限

夫妇二人为了彰显自已是富人身份,满满的一身名牌logo穿在身上,然而却是大跌身价

 

米塔要求服装在背后开个时尚的大叉,集市小市民带着质疑,否定了她的时尚


穷人区工厂监工,严格控制工人上厕所的时间和次数,认为这样可以增加工作效能输入

 美国作家芭芭拉,做了一个社会实验,到底穷人能不能通过自已的勤劳苦干或者读书学习,摆脱这个命运。答案是几乎不可能,因为穷人的认知水平把他牢牢地限定在那个社会层次上。

穷人工作1天有50美金,他们会将45美金交当天的汽车旅馆房租,剩下5美金买吃的。不会想到将50美金如何变成100美金。

 三、穷人只能就读最差的公立学校

米娅和邻居的孩子通过考察,终于可以进入名校读书,然而即便是通过穷人申请的名额,学费也需要两万四卢比!这对于穷人家庭是一笔极大的负担

这一举措恰恰说明了,贵族校有意控制、过滤底层阶级的进入,给他们增加入读的难度。

即便穷人家的孩子凑够学费入读了,学校里还有其他诸多的费用需要缴纳,更可怕的是,贵族学校全程使用英语授课,学生之间的交流也是使用英语,而底层孩子普遍不会英语。即便进入学校,很快就会自动退学。

四、底层人上学是为了够着一个饭碗,顶级精英则是培养艺术品

印度的教育分层,使他们的教育的内容、教育的目标、教育的使命,在各个阶层是完全不一样的。

社会底层的教育目的,是为了让你够着一个饭碗,说白了,把你变成一个有用的社会工具就可以了。他不是在培养一个人,只是在打造一个社会工具;而顶级精英的教育是为了培养他们的决策教能力。

 印度教育分层的两极化,穷人越穷,精英越上升到决策层,所以打破社会固化阶层往上爬是非常困难的。

中国目前没有分层教育

话题回到我们大中华社会,中国的财富分层正在形成,贫富分化是一个明显的事实,但是社会分层没有形成,教育也还没有分层,我们所享受的教育及课本知识内容都是一样的。所以我们要珍惜现在这个教育平等的时代,力争打破贫富阶层,游到上层。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橘子受尽风吹,受尽雨打,亦吸收阳光和雨露,从一颗小橘苗,到大橘树,到开花,到结果,到变成最后它成熟的样子,它成长的...
    爱喝茶的姑凉阅读 3,273评论 0 0
  • 你所在的省份最低工资标准还调整吗?凡是跟钱有关的政策调整都有很多人关注。据记者公开报道统计,截止日前,全国已有山东...
    金日笔记阅读 2,823评论 0 0
  • 好久都没有这么正儿八经地写一篇“文章”。 十八岁那年的日记还在,我一直很擅长用“流水账”的方式去记录我的每一天。在...
    大饼周周阅读 3,211评论 0 0
  • 人生中的第一篇“简”文,也是人生中的第一篇面世丑作。 还记得第一次遇见火先生是在一个夜晚,天变得一...
    一个赵wx阅读 4,106评论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