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久的中华文化蕴酿出中医学,它属于自然的医学,道法自然。虽然现在已经有西方医学,可是中西方对生命的看法各有特色。
中医基本框架:
中医最基本的框架是四时、阴阳、五行。中医先采用宏观的角度看问题,用自然界的很多问题去类比自身。比如,人的气血变化跟大自然是同步的。夏天血管扩张多出汗;冬天血管收缩,出汗减少。阴阳是对属性的概括。阴阳也可以相互转化、对立消长、物极必反等。五行指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物。世界的物质由五行构成,相生相克。大自然和人体也可用五行归类。
图片来源网络, 侵删
中医的基本特点是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整体观念就是人与自然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人本身也是一个整体,五脏六腑是互相关联。辨证论治就是中医治疗疾病的思维模式和过程。通过四诊(望、闻、问、切)收集患者信息作出治疗。
气是什么吗?中医认为气是构成人体生命最基本精微物质。气像风一样,看不见但存在。气、血和津液的循环过程跟自然现象相一致。
导致疾病的病因是什么吗?最本质的东西也是无形的,无形生有形。病因包括六淫(风寒暑湿燥火)、七情内伤、饮食、劳逸、痰饮、瘀血和疠气。疠气的特点是发病急速,病情危重;传染性强,易于流行。
发病的基本原理是正气不足,邪气是发病重要条件。
发病类型有感邪即发和伏而后发
中医的防治原则非常先进,包括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病后防复。未病时注意养生,病后要防治进一步侵害。康复后也贯彻保养,养生其实就是自律,做正确的事。顺应自然的变化,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比如学习,春天定下目标努力学习,经过夏天的努力,秋天有收成,冬天面对困难也不担忧。学习是一个过程,我们也要经历一段时间的努力才有收成。
图片来源网络, 侵删
病有标本。急则治标,缓则治本。标本治疗根据情况而决定。比如,虚人感冒是标本同治。
用药也会根据四时气候、地方、因人而治,不同的患者身体情况不同。
接下来就是中医内科学:
中医内科学是用中医理论解释病症的病因病机及证治规律的临床学科。
主要分为七章去学习。学习中医内科学前,会先学习基础课程,比如中医基础理论、中药学、方剂学和中医诊断学等。有了中医基础思维和概念,就会进一步学习怎样治疗。其实跟解决问题一样,我们用上中医的思维框架去看病。就像成甲老师的《好好学习》,拥有属于自己的的临界知识或思维模型,看问题就会有更深的认知。
中医诊断最基本原理是司外揣外,见微知著和以常衡变等,就是通过外在去识别疾病,像买蔬菜时通过菜的色泽、重量、声音等去判断菜的质量。比如脾虚的人眼袋较大,通过面色去判断。还有中医的特色,看舌脉等。
中医的辨证也分了很多类別,比如最基础的八纲辨证。分为表里寒热虚实阴阳。任何疾病也逃不出八钢。表里意思是病位,在外还是在内。一般将疾病分为外感和内伤。寒热就是病性,就像你感冒时会特别怕冷。虚实就是邪正的分别。虚就是不足,实就是有余。虚就是体质较虚弱,实证的患者通常较壮实。阴阳就是总纲,你想想看,如果要分类的话病的类别可以有很多,可是中医归纳起来就是阴和阳。
中医的内容有很多,以上只是很简略地描述了一小部分。
中医所讲的五脏是指心肝脾肺肾,跟西医的概念是完全不同的。比如,心主神志和藏神;脾主运化、统血和主升清;肺主气司呼吸、主行水、朝百脉和主治节;肾藏精主水和纳气。
先开始中医内科学的复习,个人感觉像一套思维的套路。首先要背诵典型的套路,因为考试会出一些临床的情景题。如果这个患者出现什么什么情况,你要如何治疗呢?决定怎样治疗当然是用回中医的思维模型去诊断和开方。现在遇到的问题是准备不足,要背诵大量的套路。一个感冒,中医内科学分了六个证型。不同证型有不同临床表现。因为患者的体质不同,所处的气候不同,所处方的中药也有不同,最重要的是辨证论治。
有时候会想出现一个新问题时,就像疾病一样,可以处方去解决问题,有时候我们可以组合新的知识去解决问题,那用中医思维究竟会有什么看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