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文化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文化篇,是立足国情、放眼世界、引领未来的科学理论。这一思想是中国共产党不懈探索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形成的宝贵思想结晶,在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展现出了强大实践伟力,为做好新时代新征程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和科学行动指南。这一思想坚持胸怀天下,统筹把握人类发展大潮流、世界变化大格局,从文化文明角度回答了“世界怎么了,我们怎么办”的时代之问,凝结着对人类文明发展的睿智思考和深刻洞见,对促进世界和平与繁荣,推动人类发展进步具有深远的影响。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文化建设摆在全局工作的重要位置,积极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理论和实践创新,不断深化对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规律性认识,就新时代文化建设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形成了习近平文化思想。习近平文化思想,既是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时代产物,也是充分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的思想结晶;既是中国共产党文化建设理论成果的创新发展,也是借鉴吸收人类创造的一切优秀文化成果的有力彰显。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极大丰富、拓展了党的文化建设理论,是对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的原创性贡献。
我党历来重视文化建设对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意义。习近平总书记立足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科学阐释了文化的本质,提出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深刻论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精髓及其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意义,指明了新时代文化建设新的历史方位、新的文化使命。
意识形态工作是文化建设的重要方面,能否做好意识形态工作,关系党的前途命运、国家长治久安、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全党充分认识意识形态斗争的复杂性、长期性,增强阵地意识,加强阵地建设,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管理权、话语权。习近平文化思想科学深入阐释了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关系问题,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明确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目标任务。深入阐释文化自信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系问题,将“文化自信”纳入“四个自信”,强调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说到底是要坚定文化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