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日去镇江焦山,这回直奔《瘗鹤铭》而去。从东门一进去却不期而遇了几树梅花,玫红的,粉红的,雪白的,在依旧有些寒冷的江南正月里,一下让人有种春风拂面之感,不觉惊喜而开心。
这才想起从前来都是从南门进的,要乘一段摆渡船才能进到山上,因为焦山是一座江中小岛,那时似乎只有一个南门也并无可选的余地。
在镇江三山之中,焦山以秀美著称,有“江中浮玉”之美名。这美名当然不仅仅是因为外在的秀丽,还因为山里有被称为碑中之王、大字之祖的稀世珍宝“瘗鹤铭”,以及自六朝以来历代文人雅士留下的五百多块书法碑刻,是仅次于西安碑林的江南第一大碑林。
清楚的记得20年前第一次来焦山的时候,天空下着小雨,对焦山的印象就是“好美,此处便是江南!”。那时候这些碑刻还都是散落在园中,风吹雨淋的,并没有任何保护。彼时,也不甚懂得这些碑刻的意义和价值,只觉得这山格外的清幽秀丽。后来又数度游玩,但这种幽静的气息却从未改变过。如今才明白这幽玄之美原是“秀外慧中”之故。那瘗鹤铭残石以及数百方碑刻就静静地矗立在山里的绿荫草木之下,穿越时空,经历时光的侵袭,风雨的洗礼,默然不语,泛着幽幽的光芒,柔和而润泽。“江中浮玉”可谓不虚此名。
初春的天气,整个山上都没有几个人。尽管二十年来数次来焦山游玩,但这个节气还是第一回,一下没了春夏秋时那种绿荫浓密遮天蔽日的感觉,第一次见了梅花,枯竹,野鸭,枯倒的芦苇丛,光秃秃的高大梧桐、银杏、枫杨、重阳木…。
除了从前的幽静,也第一回体会到一种从未有过的疏朗,还有一份侘寂之美。可见,真正美的的东西永远都是美的,而且美的千姿百态千变万化,不知你何时突然的造访,就会得到意外的惊喜,从她身上又见到一种你此前从未见过的美。这真是天大的善意,想起亚里士多德说过的“美是一种善”,大抵如此吧!
焦山之游,让我不自觉的想起二十年来数度在镇江三山游玩的情景,一幕幕浮上心头。镇江是一个名符其实的山水城市,矗立在长江边上依次排开的“金山北固山焦山”就在城市里。每一座山都不高,对于看贯西北高大的连绵起伏的山脉的人来说,这可以说就是一个个小土丘。比如,排在首位的金山就有“寺裹山、见寺见塔不见山”的说法,足可见山丘之小。然而就是这一个个小土丘在二十年持之以恒的留连中,到最后在心里都成了一个个高山仰止的丰碑。是的,“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古人诚不欺我。
此时心中一想,这三座矗立的丰碑,实为一个佛法之山,一个诗词之山,一个书法之山,都是登峰造极的顶尖高手。再换一个角度,以险峻雄霸著称的北固山像一位征战沙场保家卫国的铁血男儿;以清幽秀美碑刻林立著称的焦山则象一位脱尘出俗的绝世佳人,深刻诠释了“美人在骨不在皮”的内涵;而以“水漫金山”的传说故事以及1600余年来层出不穷的高僧大德而闻名的金山,则象是一位伟大的觉者。
事实上,佛法、诗词,书法碑刻,三山中每一座都是兼而有之,兼收并蓄,然而它们又各自重点突出,交相辉映。各自似乎遗世独立,却又在一起形成一个和谐互补的整体。就好像它们三个围在长江入海口不远的地方,接纳着长江自源头一路而来所裹挟的一切讯息,纹丝不动地携手守护着在它们身后的国土。它们是一个整体,又似乎各自遗世独立。就好像表面上它们是三座山,但在水下它们确是相连的一个整体。就连当初评国家5A级旅游景区,三山也是携手作为一个整体而获评此荣誉的,这在国内其他景区也是绝无仅有。这句好像是在做广告啊,充分说明了团结就是力量嘛!
——无尘壬寅年正月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