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看到一个让人心疼的视频,河南卢氏县伏牛山深处山坳,90岁老太独居于此。她有4个儿子,她说:“没一个在身边,自己就算过世了,也没人会知道”,“跟儿子说过,他们一声不吭。老大的媳妇让我远远的不要回来。孙子也没有来过。”
最近的邻居在山的另一边,为了找他们聊天解闷,她得走6里山路。漫长的山路对于一个90岁的老人来说,真是莫大的挑战,走着走着小腿就抽筋了,“走不动了,上不来气”,想象一下,假如有一天,老人晕倒在这山路之上,而她的儿子却没有一个在身边⋯⋯老人说:“人不能学的太过分,你老了以后跟我一样,跑不了一点。”
一个妈可以养活一群娃,一群娃未必能养活一个妈
看着老人佝偻着步履蹒跚地前行,心里面默默地心酸。我心想,当她的儿子看到了自己的老母亲,他们会不会心疼?会不会有那么一丝羞愧在心头?我当即给在老家的奶奶拨通了电话。我已经好久没有给奶奶通电话了。而我是跟着奶奶长大的。
这让我想到了一个故事——一个和尚有水喝,两个和尚抬水喝,三个和尚没水喝。我觉得再形象不过了。一个和尚时,是不得不做;二个和尚时,共同分担;三个和尚时,相互推脱责任。在分配责任时,明确到个人身上,并非人越多越好,当涉及到自身利益时,每个人都会转而更加关注自身。“趋利避害”是生命的本性,所以他们可以在小时候争着抢着吃奶,但绝不会争着抢着来赡养自己的老母亲。
养儿真的防老吗?不过是一种心理预期
古人说:“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我国历来都有“养儿防老”的观念。”从社会心理层面来说,养儿防老是一种心理预期,平衡的代际交换之后的必然社会后果,是被以往的社会经验所证实的心理预期,也是一种社会共识。
传统观念上,代际之间的关系建立在三个基础之上,一个是“我扶你小,你养我老”的代际交换;另一个是伦理道德的约束;最后一个是代际之间长期共处,共同生存于同一个生活场景的现实约制。也就是人们所说的,“前三十年看父敬子,后三十年看子敬父”,以父子为代表的代际之间相互依赖程度极深,他们的相互依赖虽然建立在亲情之上却不止于亲情,父子之间还是一个互惠的利益共同体,任何一方的无为或退出都既损伤对方也损伤自己。但是现在的养老,或许应该是更加科学有计划地养老。子女虽与自己有血缘关系,但毕竟也只是一种社会关系,而且这种社会关系的淡化,是可以看得到的。另外,将自己的命运依赖在别人身上,显然不是一种明智地选择。
孝道走得人少了,自然成了小道了
目前的情况是,年轻人的思维已经发生变化,但是老年人的思维却还在原地打转。或许现在这个时代老人再拿着“养儿防老”的观念来生活,来为自己的后半生做打算已经不再那么合适了。“一个老父亲,七个孩子无人赡养的”案例,这是前两天发生的事件。确实让人痛心。而这样一次次发生的悲剧,或许这是老年人在社会转型所付出的代价。
从来没有像今天这个样子,代际之间按照不同的预期来生活,亲情在现在看来更像是一种心灵上的羁绊,或许心中的思念也只是在节假日回家看看。彼此不同的生活习惯和思维方式使得我们与上一辈的父母越走越远。在这样的一个过程中,孝道没有了古时与其相符的社会基础,代际之间的理由都很充分,代际关系也是依然现实存在,但是没有了关于彼此之间关系的共识,孝道又如何发自内心而来?也许,今日老人们的悲哀与痛苦只能伴随着代际更替的过程而自然消失。孝道走得人了,自然成了小道了。
今日的社会事实已经告诉我们,我们不能为任何人完全负责,能为一个人负责的只有他自己,是的,不管在什么时候,对自己的第一责任人都应该是自己。
现在的子女也已经不再像是父母心中希望的那个子女了,父母要做的只是引导子女祝福子女,尽可能地不让子女担心。在中国,代际之间的感情总是向下传递,就像我们父母将爱给了我们,我们再传递给我们的孩子······不得不说,我们总是会忘记感情来自哪里,却对感情去往哪里很重视。中年一代,是老少两代之间的节点,压力固然不小。作为父母更是要多谢理解。但是作为子女,我们不是要逃避责任,面对诸多我们无力改变的社会现状,我们需要参与到社会性竞争中实现自我价值,我们不能要求老人来适应我们,我们也不可能为了满足老人的幸福而放弃自我。或许父母要的并不多,孩子生活的好,他们放心,只要常回家看看就好!
其他文章,欢迎阅读:
那个曾经胖过的我,自己不要亏待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