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机器人战场上的“刀剑舞者”,为了让“军味”弥漫沙场,编写机器人模拟飞机保障的课题;他是习武之路上的“拼命三郎”,一心探索传统武术的奥秘精髓,习武载道把形意传承发扬;他是学院公认的航拍“达人”,平滑转动任性旋转,在学院掀起一股“无人机”小旋风。拼搏的汗水浇灌出明艳的花,无悔的青春绽放在蓝天学府,让我们一起领略他们眼中的“诗和远方”。
杨潮:
机器人也要“军味”十足
不见硝烟,不闻炮声,赛场上却弥漫着一股紧张的气息,比赛已经到了白热化的阶段。谁也没有想到,参赛的机器人在这时却闹起了“情绪”,这可急坏了在场的指导教员,全场开始躁动。
“我来!”一个额头上布满汗珠的小伙开始“捣鼓”起来,不慌不忙,表情从容,从拆卸到组合不到十分钟就“揪”出了问题所在,机器人又走向了赛场。
这是2016年中国机器人大赛暨RobotCup公开赛决赛场上的一幕。这个“处理险情”的小伙叫杨潮,空军勤务学院机器人俱乐部主席。
能够成为俱乐部主席,他的机器人之路也是历经波折。刚开始,就遇上了文化课程学习压力大与俱乐部发展需要的“撞车”,可杨潮用自己的行动化解了困境。有个词叫“兼得”。夜深人静时,他一个人“偷偷”跑去加班;周末休息时,他“忽视”战友们的欢声笑语,像着了魔似的,一有时间就去俱乐部“充电”。杨潮的付出没有白费而“化成了”他“紧急救场”的出彩一幕。
庆杯之余,让杨潮没有想到的是,他的作品却让地方院校代表“挑了刺”。“你的机器人虽是‘原创’,却没有一点‘军味’,更谈不上紧贴‘实战’。”赛后的质疑声让杨潮心里不是滋味,但却无力反驳。作为参赛单位中少有的军队院校代表,参赛作品缺乏“军味”确是事实。
返校后,如何让机器人染上“军味”立刻成为杨潮思考的课题。该院新校区模拟机场给了杨潮灵感,当机器人“遇上”机场保障又会摩擦出怎样的火花?杨潮很快向教员汇报了自己的想法,“模拟飞机保障”的课题应运而生。
日前,场务驱鸟车作为课题的一个子项目已经被成功攻克,“程控+遥控”的设计保证驱鸟车成功到达了任务地点,机器人“实战”之路已有了清晰的指向。
赵洪见:
“大师兄”为何敢于叫板
赵洪见,空军勤务学院精武俱乐部主席,同门战友拥称他为“大师兄”。谈起自己的习武之路,赵洪见直言:“这个‘大师兄’难当。”
他的思绪飘回到刚入俱乐部的一幕。“有没有愿意出来切磋一下的?”只见指导教员杜立身体微微下倾,双手成虎爪姿势打起桩来。“报告,学员赵洪见请教。”这个“初身牛犊”的少年信心十足,一记踢腿,再一个飞踹,赵洪见频发“大招”,杜教员却丝毫未动。当晚熄灯前,赵洪见发现自己的小腿面有些红肿,血性方刚的少年被泼了冷水。“形意拳作为内家三大拳法之一,‘形’在招式套路,‘意’在运功发力,绝不是简简单单的‘养生之操’。”教员杜立的开场白在他的脑海里徘徊不去。
“传统武术真的有如此厉害?”带着好奇,赵洪见跨入了精武俱乐部的大门。可“求胜心切”的心理却让他吃尽了苦头,一开始无论怎么发力都感觉软绵绵,站桩不到两三分钟就败下阵来。每每看见教员精湛有力的武术动作,一股“不争气”的无奈就涌上心头。“习武不仅要有悟性,更少不了滴水穿石之功。”教员杜立很快看穿了他的心思。从此,精武俱乐部一到周末就多了一个“值班员”,站桩带绑腿,马步推红砖,有时,赵洪见累的吃饭时手握竹筷都有些费劲。但日复一日的坚持后,形意拳在他身上终变得愈加自如。挥拳踢腿,一招一式如飞燕一般灵活,行走坐卧,发力运功却有拔山之势。
“习武之路少不了教员的悉心指导,教员才是最该报道的人。”对于笔者的采访,谦逊的他一再强调多写写教员,这样才“心安理得”。看来他习武载道也一点不含糊。
周子洋:
这个航拍达人够“拼”
降落、关机、收桨……还没等周子洋把飞行器收好,战友们就将周子洋围了一个水泄不通,争着抢着目睹“刚出炉”的四百米障碍训练视频,一个个喜形于色,忍不住感叹“真行!拍得跟大片似的。”
可在一年前,他还是四轴飞行的一只“菜鸟”,整个飞行器还不能飞出他的视野,他不得不跟着无人机满场跑,不一会儿就累得满头大汗。都说机会是留给准备的人,可他的成名之旅却丝毫没有准备,全靠一股“拼劲”。2016年初夏时节,学院空天翔宇航模俱乐部报名参加全国航空航天模型锦标赛东莞分站赛,其中有一个项目是三人团队的FPV-1穿越机接力赛。带队教员正为团队三缺一而烦恼,这个从未接触过FPV-1的“菜鸟”在此刻站了出来,“死马就当活马医!”教员还真同意了。
时间不等人!而他甚至还没有自己的参赛机。“只有失败者才会选择坐以待毙!”他赶紧请教俱乐部“大神”,跟修车师傅带徒弟一般,“大神”手把手教,他便一点一点学、一处接一处组装,楞是一个通宵把FPV-1给捣鼓出来。到达比赛场地后,留给他的时间只剩一天。他又一次拿出“拼命三郎”的虎劲,马不停蹄地从早上练习到凌晨三点,直到稍有把握才回去眯了一会儿。接力赛讲究“田忌赛马”,不被看好的周子洋第一个出场,却不想他一鸣惊人,小小的穿越机在赛道上一圈又一圈地急速飞行、转弯,像带了“外挂”一般灵活自如,这样的表现为团队取得了第五名的成绩助力不少。
酒香不怕巷子深,凭借着自带的那股“拼劲”,他现在已经成为公认的航拍“达人”。你看,飞行器又在周子洋的手中放飞,他盯着操控器屏幕,站在一处静静地操控飞行器,仿佛他已自由“翱翔”在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