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骤然降温,春雨连绵,喜欢坐在书桌前,听着窗外似有若无的雨声,顺着手中《天幕红尘》书中提出“见路不走、实事求是”的思维模式思考。
看这本书之前我先看了《遥远的救世主》,这个小说讲商业奇才丁元英为芮小丹送一个礼物——帮一个落后山村出策划一个扶贫项目,成立格律诗音响公司,其中有关于文化属性、劳务用工问题、商标问题,与世界级音响公司引发的商战故事简单易懂,主人公间的感情不至于让人潸然泪下,但也让人感动,让人沉思。
《天幕红尘》更像是前者的续写,该部小说更多讲述政治、马克思主义思想,提出“见路不走”事实求是,以三个主线来论述解释这个观点,最终上升到政治。
(一)
罗家明和叶子农的不同之处,对罗家明来说,他没能力判断苏联政治经济走向,他的财力也不行,所以他失败了,在开篇介绍中,罗家明在国外投资石油,国际形式发生重大变化,导致一夜破产,不忍巨大负债跳楼身亡。
叶子农是罗家明办公室挂的四个大字“见路不走”的原创作者。曾被罗家明赏识并欲拉叶子农一起去国外投资投,由于叶子农本来是一个没钱就去挣钱,挣够了就收手的人,隐居于柏林。在罗家明自杀后,债权人会议前,罗家明的妻子林雪红别无选择,将罗家明一直崇拜的叶子农请来,叶子农出于对朋友的仗义,给出了一个方案,由此而结识了慕容久(老九)、戴梦岩、布兰迪、梁士乔。叶子农通过对当时移民政策问题的了解,给出一套方案:从江浙一带的红川县,做一次大规模劳务输出,运用劳务输出126人收取保证金的方式,筹集到100多万美金。经过对该方案的分析,并调动债权人的财力,所以他成功了。这就是立足自身条件,能可能之能。而罗家明就是背离自身条件,最终栽了跟头。
而正是因为此次债权人会议中的表现,让几个债权人均对叶子农的背景感兴趣,于是,至此之后,叶子农想要自由隐居生活的愿望破灭。
(二)
老九继承了父亲经营了一辈子的面馆,接手后生意却没有什么起色,在债权人会议后,老九认为叶子农是个高人,经过多次拜访请教,叶子农提出“见路不走”。普遍认为面馆生意取决以师傅手艺,传统的师徒制模式,徒弟从小跟着师傅学习,徒弟再出去开分店,从而保证口感纯正,而老九继承了面馆后,连一家店都做不好。其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现阶段的厨房师傅都是从培训机构出来的,不能保证每个店的口感一样。如果能改革之前的开店模式,首先落实到面的口感,通过研发产品,标准化流程,做好成本控制,就可以满足大众的消费需求。老九是通过开店改革实践了一条见路不走的思想,完成了老九的梦想,老九禅面重新热闹起来。
(三)
布兰迪遇到叶子农后,经过调查背景,发现了研究马克思主义的叶子农有红色背景,让其配合拍摄政治专题片是一个很好的商机。布兰迪跟叶子农主要讨论了四个问题,一是苏联解体说明马克思主义失败了;二是马克思资本规律;三是马克思认识论;四是民主。第一个问题,是为了说明见相非相,要透过现象看本质!苏联挂了块社会主义的牌子就说明他是走的社会主义道路吗?!社会主义经济是区域经济一体化,这才是本质。第四个问题,民主的本质是体现人民的利益。美国的民主是数人头,因为美国是移民国家,这是立足于美国国情选的道路。所以,中国立足自身国情,走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条路。
最 后
小说中的男主人公叶子农最终被刺杀中单身亡,他是一个能看破红尘,喜欢自由的人,但又脱离不开红尘,被奥布莱恩设计陷害,曝光于红尘之中,使他原本低调平静的生活被打乱,在国内会被人认为是汉奸,在国外民主主义者,会认为他是共产主义者,而排斥他。最终落得一个惨死的结果。
布兰迪将叶子农介绍给乔治,与乔治的两道题中,“叶子农拿起第一个命题看,英文和中文的意思一致,都是一句:真理都是相对的,没有绝对的。他放下,没有回答,又拿起第二个命题看:唯有变是不变的。 他立刻明白了,第一个命题的漏洞是故意的,是设置了一个逻辑陷阱和思维导向,第一个命题才是真正的基础原理设置,意在推导出立场逻辑,进而推导出立场观点。”
叶子农对乔治出的两道题分析得出两道题是互相矛盾的,首先,真理的定义:永恒不变唯真理,真理分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叶子农问了一句你这变还是不变了?假如乔治回答“变”,那么叶子农直接拿钱走人,如果回答“不变”,则命题一的命题本身就是错的,假如承认命题二是对的,那么证明第一个命题是对的,事实上第一个命题本身就是错误的。假如不承认命题二是对的,那么就是不承认实事求是,无论怎么回答都是错。乔治还未开口就输掉,由此,也埋下了叶子农后来遇到麻烦的根由。
人是很容易着相的,无论着真相还是着假象,好坏都是修行,没有绝对的好;没有绝对的坏,好坏只有在同一个立场下比较才有意义,否则毫无意义。立场是利益决定的,所以人间事物变化的底层逻辑就是利益驱使,屁股决定脑袋,思维决定意识,你的立足点和站的位置决定你的行为和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