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公室换了。一楼办公,可以不用走那一百多凳楼梯,是我到这个学校以来,最奢华的梦想,这不,今年圆了这个梦。开心?好像没有想象中的甜蜜。楼梯不用走,是省了不少气力,可吵闹的环境,真的有诸多不适应。下课从教室到办公室,几十米的距离,你要像穿过闹市一样,处处防备慌不择路的学生,稍不留心便会撞个满怀。这一年下来,估计躲闪功夫,会增加三层“功力”。至于这一点,只要留个心,还可以轻松应对,但有一件真的有些束手无策。一楼的学生比以往四楼五楼的学生更爱闹腾,他们一下课就有使不完的劲,说一句话,喊个好友,都要比美声还更嘹亮,这高分贝的频率,让我这个喜欢清净的人,着实有些消受不了,吵闹声、嬉笑声、广播声兼以满地灰尘,随秋光飞舞……
这个一楼,需要用陶渊明的“而无车马喧”来修炼自己,这功,得练!
学生变了。八年级学生,课堂认真,但不专心。上了一周多课,许是新老师原因,个个课堂都挺精神,可就是不太喜欢个人回答问题,这个病,得治,还得好好治。两个班学生人数众多,想让大部分学生能掌握知识点,课堂速度就不能太快,想训练学生课堂思维,更不能急,最近从一个回答到十多个回答,人数增加,是好兆头,但尾随而来的问题又出现了,这十多位学生,形成闭环转动。对于课堂出现这种情况,从回答问题学生自身来说,撑起了班级的场面,值得表扬;可另一部分学生,也找到了依赖出口,“闭关锁国”任你风起云涌,与我何相干?我想,这就是好学生与薄弱学生的区别,好学生会不甘示弱,总想另辟蹊径,有自我的独立见解,而基础薄弱的学生,不愿意暴露自己的不足,等着现成的答案,如此下去,自我压制,课堂上,不是老师强迫提问,肯定不愿回答。
好的方法,暂且还没找到,只是变换方式给他们机会,比如接龙、转s等方法,效果谈不上,到是耽误了很多时间,这要在后期教学中,常教常新,最终结果不一定就会有结果,但能慢慢让他们学习变的主动些,就是一个阶段性胜利。
这些学生,我不太想为了你们消得人憔悴,只想蓦然回首,你们就在阑珊处。这目标,还得苦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