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人性的角度思考,很多产品为啥不好卖?【Day 452】2024-01-04

最近一直在研究「产品和成交之间的关系」,在网上看了很多人的视频内容、店铺、产品详情页。商业的本质是「交易」,其实这个交易的过程就是需求和解决方案进行匹配的链接过程。

当然,市场里的需求不同,商家不同,各家通过产品给到用户的解决方案也不同。这些解决方案,就是商家收费的地方。

然而,各家产品有的卖得好,有的卖得不好,如果只从产品的角度看,很多产品经理会从表面寻找原因,比如产品客单价太高、性价比不足、痛点挖掘不精准等等。但这些依旧是从「产品自身的角度在找问题,而没有从需求的角度思考问题」。

也就是说,有消费能力的人,才是产品的目标客户。如果只盯着产品本身,不能深入洞察到「需求背后所反映出来的人性」,这才是一款产品卖不好的「致命伤」。

流动的人心,不变的人性。从人性的角度穿透需求,你就会发现顺人性的产品超级好卖,反人性的产品超级难卖。而产品经理口中的「抓痛点」,其实就隐藏在「人性的弱点里」。

人性,其实离不开「求生存、自私、求快乐」这三个要素。如果把每个要素再次细分,你就会看到人性的全貌:

1.【求生存】:怕死、贪生、顾自己;

2.【自私】:贪名、贪利、享受;

3.【求快乐】:刺激、争夺、征占。

昨天,我购买了一门教做短视频的3天训练营,从底层逻辑揭秘短视频背后的变现心法,每天2小时的学习,只卖39元。当然,我还没开始学习,好不好我也不知道。我只想跟你分析从人性的角度,我是如何做出购买决策的。

在激烈的商业竞争中,每个人都想求生存,不想被社会淘汰,看看已经拿到结果的人,他们都是如何玩转自己的短视频变现的,这是我的「贪生欲」在起作用。

在流量越来越贵,IP越来越稀缺的时代,39元的低价满足了我「贪名、贪利」的欲望,恰巧我也到了需要解决这个问题的阶段,他的钩子成功勾起了我人性的弱点。

我仔细分析了他卖货的短视频文案,「抛出挑战+提供价值+场景还原+成果显现」为一轮轰炸,2分钟内他采用这套公式对我轰炸了5次,妥妥的「高频刺激」。

也就是说,商家一直在攻击人性中的弱点,促进销售,提高转化率。里面的每一个细节,都是商家提前预埋好的钩子,坐着滑滑梯,滑到收银机。

所以,产品经理在设计产品时,如果抛开人性谈用户体验,跟客户接触的每一个细节点都没有掰开揉碎提前考虑清楚,产品是一定卖不好的。真的是「套路足够老,功力才够深」。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