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的暑期不长,40多天,除了学车、健身,我决定让儿子多参与一些家务。
说实话,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因为我没有让儿子做习惯,儿子的舒适区就是不做。比如一想到吃饭,只要没饭,他想到的就是外卖而不是动手做。
昨天下午从我家回来,我在看书,儿子问我饿不饿,我说不饿。他没有和我表达晚上想吃什么,而是直接从手机上搜到了麻辣香锅,让我给他买,二人份50多块钱。
我当然不同意了。
我说:“我们都不忙,做吧。”
儿子:“那多麻烦啊!我知道你舍不得,你出20,剩下的我来付。行吧?”
我说:“NO!我可以给你50,你去买你想吃的材料,我们回来做。”
儿子:“为啥呢?有现成的非要费那些功夫。”
我说:“你如果偶尔买外卖,绝对没问题,问题是妈妈一不在你就买外卖,现在妈妈在你还要买,你已经把吃外卖当成了习惯了,这有点不太对劲吧。”
儿子憋了会儿又说:“我要的双人份,买回来我们一起吃。”他在拉团伙,呵呵。
我笑了笑,温和的看着他,摇摇头。
儿子说:“那你要做啥?”
我说:“做我拿手的烙饼,如果你想吃麻辣香锅,你去买材料,我们做。”
儿子:“妈,你都不知道我爱吃啥?我最爱吃有豆角、土豆、粉条、肉做的烩菜,还有炒鸡蛋。”
我笑了笑说:“当然知道了。这样,家里没有粉条和肉,你去买吧。你从妈妈抽屉里拿100,其它还想吃啥你就买回来。”
儿子没说啥,去了。我很开心,我的又一个计划成功!
很快,儿子回来了,一进门就拿出一块猪头肉说:“妈,烩菜是要这种肉吗?我问要猪肉,服务员就给我拿的这个。”
我笑着看着我萌萌哒的儿子,告诉他:“儿子,这是加工好的熟肉,我们要的是生肉。”
儿子:“啊!那咋办?”
我说:“幸亏家里有点烧肉,就是不多。”
儿子坐到沙发上若有所思的样子,我坐到他身边,摸摸他的头说了一句话:“儿子,你都上大学了。”
儿子嘿嘿笑了笑,不好意思的说:“就是啊,好多东西都不认得。”
要是以前,我会很自责,我没有早早教会儿子。但这次,我完全没有,我只知道,这是我溺爱孩子落下的功课,我需要和儿子一起面对。
我和儿子说:“做饭也是一种学问,妈妈还真希望能吃到你做一顿大餐。”
说完,我就去了厨房,我边摘豆角,边问儿子:“你不打算来帮帮我吗?”
儿子一副无精打采的样子说:“妈,我饿的没劲了。”
我一点都没有责怪孩子,心想“慢慢来”。
摘完豆角,发现没有土豆,我问儿子,“土豆呢?”
儿子:“呀!忘了。”
我:“那咋办?你是去买呢?还是有啥做啥呢?”
儿子:“也不是必须有土豆,就是觉得没有土豆不得劲。”
我:“那你是买还是不买?”
儿子:“算了,不去了。”
OK,接纳!
一会儿,爱人回来了,儿子兴奋的告诉爸爸:“爸,我今天是从姥姥家开车回来的。”
爱人也惊讶的夸儿子说:“这么厉害!刚练车没多久就能一个人开那么远的路!”
我立刻接着说:“是呀,将近20里路呢,过了那么复杂的立交桥,还开进了小区,关键停车才稳呢。”
这时再看儿子,已经得意的不得了了,呵呵!
晚餐吃的特别愉快,没有因为不是麻辣香锅而遗憾,也没有因为缺了土豆而不香。我们一家三口有说有笑,其乐融融。吃完,儿子主动去洗了碗。
总结
我知道,很多家庭很注重孩子做家务,所以很小会培养孩子。但说实话,我却代替了孩子很多年,等我意识到问题时,儿子已经上高中住校了。
由于我不让儿子承担家务,儿子一直都觉得这些和他没有关系。表面看起来只是不做家务,我却感觉到孩子有很多逃避责任的时候,而且到了外面眼里看不到活儿。我也明白了,做家务不光是为了生存,我认为更多时候是在锻炼放低自己,谦卑的做人做事。
既然是这样,那就来补这一课吧,没有什么可犹豫的。训练一个18岁的孩子和8岁的孩子那当然不能用一样的办法了,需要更多的接纳,更多的耐心,更智慧的引导。
儿子,加油!妈妈和你一起补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