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图
地球的70%是海,地球上的精灵——人类,却不能在海里生存,只能挤在逼仄的30%的陆地上。大海太广阔,它对人类一定有着致命的诱惑。人类与海一定有着奇妙的牵连。

看任何的海洋文学,无论文字的还是影像的,都容易看得心潮澎湃、惊魂动魄的。

大海平静的时候,一望无际,看着一派蔚蓝,温柔安宁,给人无限自由。可是它却随时变化莫测,隐藏着一种可怕的魔力,可以把人彻底吞没。海上有可怕的天气,海里有不可知的神奇生物,有些给人带来极大的威胁。

喜欢在海上生存的人,一方面想充当征服者,有种勇敢不畏艰难的气质,一方面又是对大海顺服者,总那么心甘情愿地归顺大海。

图片发自简书App
大海非常瑰丽神奇,美国作家梅尔韦尔的《白鲸》写了一群以海为底色生存的海员们的经历。讲述了船长以前出海时被一头白鲸咬掉了腿,他今后生命的唯一目的就是为了找到这头白鲸复仇,于是一次次的出海不断地寻找。

另一个美国作家海明威的《老人与海》,写了老人在海上捕到大马林鱼,一路搏斗,回到海岸大鱼只剩骨架,看似一无所获,却收获满满。

法国作家儒勒·凡尔纳写了《海底两万里》,以过去未到过海底的人的想象描绘了海底的奇幻之旅。

加拿大作家扬·马特尔的《少年派的奇幻漂流》里,少年派遇船难留在海上,经过海上种种奇遇,与一只虎相爱相杀历尽艰难才能都活下来,等他们离开了海,回到陆地,虎一去不回头地离开他去了丛林。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剧照
人类对海洋经历了从恐惧到征服到和谐相处的不同过程。

中国的文学里几乎没有海洋文学,《镜花缘》倒是打了个擦边球,严格意义上不算,只是写唐敖和林之洋、多九公出海漂流到了各种出现于山海经的奇妙国家,没写什么与海有较多关系的文字。中国文学虽很少涉及海洋文学,却不乏向往着大海深处魅丽的人。

自己一方面,仅是看着蓝色冒着各种水泡的海水涌来的镜头画面,就似乎有点窒息感,好像是“深海恐惧症”一般。另一方面,想象中又觉得在船上自由自在地漂在海上,是无比洒脱帅气,还能有双有力的大手,随时处理着一切需要处理的海上事务,又充满了力的壮美。不过这样想象的时候,似乎像个男孩子一般,与现在的自己没太大关系了。

图片发自简书App
向往海洋生活的男孩应该是不少的,现代就有很多与海洋打交道的职业,海洋生活占了生活大部分的职业。海员是有的,水手,水兵,海军,船员都是有的,各种各类不一而足。

小说《长相思》里女主人公小夭因为被海妖九命相柳用本命精血救活而全身有了相柳的血,变成了海洋的女儿,可以很自由随意地在海里生活。海的女儿,各式的美人鱼也都美丽温柔。

也曾看过好几种陆地边的海,颜色不是幽远的蔚蓝,甚至有的还微微有点暗淡昏黄,浪也很柔和,似乎还不算是完全意义上的海。更远更深处的海,也许非常美丽,但只能是在想象中吸引我,现在有些害怕接近它,不知缘法有几分,随它吧。

图片发自简书App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