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欲为大医,必须谙《素问》、《甲乙》、《黄帝针经》、明堂流注、十二经脉、三部九候、五脏六腑、表里孔穴、本草药对,张仲景、王叔和、阮河南、范东阳、张苗、靳邵等诸部经方,又须妙解阴阳禄命,诸家相法,及灼龟五兆、《周易》六壬,并须精熟,如此乃得为大医。
《素问》共9卷81篇,与《灵枢》为姊妹篇,二者合而为《黄帝内经》,黄帝内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地位最高的医学典籍。
《甲乙》为西晋皇甫谧所作的《针灸甲乙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理论,结合实践的针灸学专著。
《黄帝针经》即《灵枢》
“明堂流注”为经络疗法之一,成书于西汉末至东汉延平年间的《黄帝明堂经》,属第一部腧穴学专著
“十二经脉”是经络系统的主体,包括手三阴,手三阳,足三阴,足三阳。
“三部九候”属于中医诊脉法,“三部”指寸、关、尺,寸脉主上焦心肺颈头;关脉主中焦膈下脐上;尺脉主下焦脐下至足。“九候”指浮、中、沉三候分别在三部上共表现为九候。
“五脏六腑”是人体内脏器官的总称。五脏:脾、肺、肾、肝、心;六腑: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胆。
《上古天真论》言上古之人“法于阴阳,和于术数。”故能年半百而动作不衰,春秋皆度百岁。因此大医当“妙解阴阳禄命,”
“灼龟五兆”是古代的一种占卜法。用火烧龟壳,凭着龟壳的裂纹来预卜吉凶。
“六壬”是中国古代宫廷占术的一种。与太乙、遁甲合称为三式。
因此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大医既要深谙各种医学典籍,具备极好的专业素养。又要博览群书知晓诸子百家。还要精通周易、六壬、占筮等术数。
加油,医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