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 |《自我的追寻》:在追寻自我前,先要明白成为什么样的人

今天是日更写作的第 216/250 天

1.听书笔记

作者艾里希·弗洛姆,是「人本主义精神分析」的开创者,「精神分析社会学」的奠基人之一,也是一位极负盛名的社会学家和哲学家。

他的理论融合了弗洛伊德和马克思两位大师的思想,并形成了独特的风格。

核心思想:

1)人要追寻自我,实现自我,就必须先认清自我,明确对自己来说什么是对,什么是错,即明确是非善恶。

2)我们可以通过心理学的方法,去考察人的行为动机:

善就是肯定生命,展现人的力量,而恶则是阻碍人的发展,削弱人的力量。

3)人唯有发展自己,学会创造与爱,才能够获得真正的幸福与满足。

4)每个人都应该清楚,自己该追寻什么样的人生目标。

2.听书感想

在解决了基本生存问题后,人们倾向于解决发展问题,其中重要的一点就是自我发展。

人们渴望能做自己,做更好的自己。

对此,这本书提供的思路耐人寻味:

追寻和实现自我是重要的,而在此之前,我们要先认清自我。

知道自我是什么样的人,自我和他人的区别,对自己生活的把控,以及与他人生活的界限。

相比走什么路,去往哪里更重要。

而认识自我就是这个去哪里的问题。

如果没有深刻地自我认识,而一味地追寻自我、实现自我,反而容易南辕北辙。

想清楚去往哪里再上路,才会更加坚定地走下去,无惧路途中的曲折和风雨。

在认清自我这件事上,难度是相当的大。

古往今来的贤者们,在这个问题上进行过各种艰苦的探索,给我们很多启发。

无论宗教、哲学、心理学、脑科学如何发展,我们对于自我的认知,依然还有很多的未知区域。

就个人来说,对自我的认识也是随着时间发展而变化的,曾经的自己,只是丰富的自我在当时情境中的一种呈现,这并不意味着不会变化。

相反,在遇见新情境、新契机的时候,我们也会展现出自我的另一面。

所以,不要用固定的思维给自己设限。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