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欲速,无见小利 子夏为莒父宰,问政。子曰:“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这一句出自《论语·子路》篇,大家最熟悉的一句道理就是“欲速则不达”,也明白不要贪图小利,贪图小利会坏大事的道理。但是,“皇帝不急太监急”,你让他不“速”,慢慢吞吞的,什么时候才能成?你让他“小利”不贪,要干“大事”,这“大事”又是什么,这“大事”的利润,不是一点点“小利”积累起来的吗? 其实,仔细一点,我们会发现一个问题——我们被所谓的“国学大师”,历史中优秀的注经者给误导了。他们首先会说上一句:“无”通“毋”,然后再进行断句。 如果不考虑历史中文字演变及不断创新和补充的问题,在同一篇文章里通假前后的两个字都出现了,那么这个字就不能看成“通假字”(因为其没有通假的理由),而应该看作“错别字”。在《论语》这部文献里会出现“错别字”吗,显然不可能,错误的只可能是我们的断句和译读。 “无”的意思是“没有”,“毋”的意思是“不要”,根据其词性,重新断句如下: “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读一下,就有感觉了:没有欲念,事情会更快;没有见识,就只会关注小恩小惠了。如果事情急于求快,那最终可能不能完成,也就是常说的“心急吃不到热豆腐”;如果只关注小恩小惠,那远大的目标、重要的事情可能就不能成功,我们又称之为“贪小便宜吃大亏”。 这样断句,我们会发现共有四个道理,而不是过去所知的两个了。但有人还会疑问,前面一个“欲速”,后面一个“欲速”,前面一个“见小利”,后面一个“见小利”,它们的结构不是应该一样的吗?意思不是也应该一样的吗? 谁规定的?这只是一种修辞手法,叫做“复叠”,《论语》、《道德经》里有许多这样的范例,同一个字或组合反复出现,但这个字或组合的意思,每次出现时就可能不一样了。例如朗朗上口的“道可道,非常道”,例如熟知的“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等等等。这里的复叠,也不会规定其用法相同,其意思相同,具体的意思还是需按语法结构进行断句,不能照搬照用了。 “无欲,速”,没有欲念,事情会更快,这是一个怎样的道理?“欲念”的有或无,与事情进展的速度有关吗?如果没有一点点“欲念”,进展不是更慢了吗? “无欲,速”是这一段的核心道理,核心道理是不能以常规推论来理解的,而应该结合实际,结合事例去理解。只有在实际运用中去验证,实际事例中去分解,才会得到自己的结论。 “子夏为莒父宰,问政。”这就有一个实际运用的场合,将有一些实际应用的事例。子夏在“莒父”那儿当了官,要管辖好自己的城邑,问孔子如何做。孔子说,不要给太大的压力,也不要没有远见,只图一时的利益。哪怕为了求快,也是不可以的;如果只图了小利,那就没有什么出息了。 没有太大的压力,轻车上阵,不是更好?你怕他会失去了动力? 不要忘记了,他还有目标。每个人都是在为自己的目标而努力的,你不给额外的压力,他也会有自己的规划,自己的想法,不断前行。你的“欲念”,只会扰乱他的规划,错乱他的想法,甚至蒙蔽了他的目标,他将不知如何…… “无欲,速。”我们不妨宽心一点,大度一点,给别人一些信任,给别人一些自主的空间。只要你相信,只要你鼓励,一定会出现更快速的、更满意的结果!